第43章 报国之门(3/3)

壁前,手中握着丝绢正给长剑擦拭剑身做防锈处理。不同于干燥的冬夏,其他湿润气候时,要经常对兵器、铠甲进行防锈以及除锈。

将剑挂好,卢植问及魏越来意,丝毫不感诧异微笑道:“如此也好,扬祖明日去公车署,就知道京中官吏的排场了。”

魏越也跟着笑笑,脸色并不好:“我有屠龙术,公卿因自家私利不使我操刀,是公卿损失还是我的损失?卢公心中明白,这是天下百姓的损失。”

见他口气难得这么张狂一回,卢植也是早有预料,丝毫不见怪,反问:“那为何扬祖就不能委屈一番?就连军中什伍之长也明白,要令手下军士令行禁止,最好的方法不是申述军令,而是以身作则,听从屯将、队率军令。扬祖委屈一时,这点委屈比及天下太平,又算得了什么?”

规矩就是这样的规矩,我也知道你很能干,可你必须顺应规矩,才能以这个规矩约束更多的人,在这个规矩上实现自己的理想。

魏越哂笑,讥讽道:“我怀春秋古义报国,如今因公卿私利,拒我于门外。此报国之门,本该昭昭于天下至大至伟,能量材施用令一切有德有才之人各施长短,协力昌利于国家。如今这至大至伟之门,却受公卿把持,这究竟是谁家之天下?”

卢植微微皱眉,春秋思想复杂,国家都有那么多,就别说道德标准了。比如说忠之义,就有忠君、忠国、忠民之分,还有忠名、忠利这类小门分类;最典型,也最让当世大儒反感的一条春秋古义就是:忠利。

忠利思想的行为准则很有名: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侍。

魏越此刻阐述的春秋古义不是忠利,而是忠名,即有什么名分就做什么事情,翻译过来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可以用‘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君’来形容,说的难听了就是: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摆明了,魏越不愿意向公卿低头,而激烈态度让卢植心中不安,担心魏越跟那些不满朝廷的士人一样转身投奔太平道。

犹豫再三,卢植劝道:“和光同尘,与时舒卷;戢鳞潜翼,思属风云。”

收起你现在的脾气,你才有机会踏上呼风唤雨的道路。不管你以后想干什么,现在最好学会退步。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