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报国之门(2/3)
相对于象征幽暗、死亡的太阴月亮,太阳还有健康、长寿的意思。
蔡邕的来信,其实是蔡琰代笔,丝毫不提顾雍惹出来麻烦事,蔡琰就说了三件事,第一件事是她姐姐蔡琬来信说是有孕,连名字都想好了,叫发;第二件事就是她自己取字‘昭’,给魏越有一种感觉,仿佛她要开始走新的路途。
第三件事,遭党锢闲居二十多年的江夏黄琬已入京,暗示魏越去拜见黄琬。
魏越可以肯定,他与顾雍闹出的事情让蔡邕觉得十分棘手,这才借蔡琰的手来一场无声的否决,否决魏越取得的成绩,否决魏越的一切主张,否决魏越的理想。
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和恨,蔡邕的否定也非空穴来风,谁让魏越长着一颗否定当世种种制度、风俗的心?
这是一封蔡琰措词再三的信,经过蔡邕不断考虑衡量的信,明明就是蔡氏姐妹各自的近况私信,综合种种不利于自己的背景,魏越才得出这样的结论。
所谓的蔡琰自己取字为‘昭’,魏越估计是蔡邕的意思,他想要自己的女儿一生清贵、健康,不受阴邪黑暗侵扰。谁是让蔡琰闷闷不乐的阴邪之物?不言而喻,指的就是魏越。
再提及蔡琬,无非就是拿过去的例子说事而已,今天的羊氏夫人贞姬蔡琬,就是明日的某家夫人昭姬蔡琰的鲜明先例。这不是是否看得起魏越家族的问题,而是再一次否定魏越本人。毕竟羊氏虽有舆论影响力,可宗族人丁、团结、武力、物力方面,羊氏远不如魏氏家资人力丰厚。
羊氏的强大在于可以影响很多如魏氏这样的豪强,世道平稳,家资丰厚的豪强子弟也不过是羊氏的门人、故吏而已。在政治、道德上,豪强子弟半隶属于羊氏,这就是羊氏这类名门家门清贵的原因。
魏越展现出来的才华,将豪强之家提升到一方名门不成问题,所以这否定的不是魏氏宗族,而是魏越本人。
至于黄琬一事,可能是蔡琰警示的捷径门路,也可能是蔡邕留下的后手,弥补魏越的后手。
隐隐有一种错觉,仿佛蔡邕拿着一块肉逗了自己几年,然后把肉扔了,却告诉魏越其他地方也有肉,你自己去取吧。
看完这封信,魏越并无多大的怒火,有的只是受限于规则的无奈,若天下早乱十年,他大可抢蔡琰回家,反正又不会影响自己根基。
稍稍充饥后,魏越前去拜见卢植,准备问问黄琬的事情,以及明天去公车署的举荐问题。
公车署面试,已与卢植之前描述的不同,卢植之前口中的公车署面试是由三公掾属负责,是个人能证明自己身份就可以去参加面试、考核;可皇帝接连退步,就连公车署选拔将才一事也全权委托。全权委托给朝中大员,结果事情还是那么个事情,却多出一条限定:公卿举荐。
明明是为天下安定选拔合适的人才去做合适的事情,偏偏在起步点设立巨大的障碍,这障碍不是皇帝设立的,而是朝中公卿。
举荐制度本就是为了选拔人才,可现在的环境让魏越十分的反感,他找卢植不是为了讨要卢植的推荐信,而是拒绝卢植!
卢植不会挟恩图报,不会因为举荐魏越就要求魏越在各方面附属于他或卢氏;可恩情是所有人都看得见的东西,卢植这辈子不图报,可他之后的卢氏掌舵人呢?魏越欠的明明是卢植的,可当卢植的继承人,乃至是卢氏的继承人需要时,这恩情就变成了卢氏的。
所谓的门人、故吏就是这么来的,魏越是陈留蔡氏的门人,要洗脱这个限制最直接的解决办法就是成为蔡邕女婿。可蔡邕不愿与魏越有更深的牵扯,也使得魏越一直无法摆脱来自陈留蔡氏的道德羁绊。
故吏,只要他接受卢植的举荐信,他就是卢植或卢氏的故吏……
书房中,魏越进来时就见卢植站在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