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暗勾手(2/3)

离去,收回目光扭头见黄盖沉思,就笑问:“盖叔思虑何事竟如此专注?”

“正在想长沙太守孙文台,此前隶属右路军时便知此人勇烈,未曾想今日以勇违乱朝廷法度。”

黄盖说着眯眼,微微垂头看着地上踩平的积雪:“虽形势所迫,就是不知朝廷事后如何论断。”

孙坚平定长沙区星之乱时,零陵周朝、贵阳郭石也同时起兵攻掠各县以策应区星,很不巧叛军进攻宜春县。宜春县令陆骏是魏越的老熟人了,庐江太守陆康路途遥远无法救援自己侄儿,就请托老朋友孙坚。

于是孙坚在没有朝廷及州刺史王睿等上级许可的情况下擅自出兵进剿周朝、郭石叛军,虽说救了陆骏,也遏制了周朝、郭石叛军的发展,可也极大的触犯了朝廷禁令。

这件事情若在以往时期,朝廷处置起来也很简单,无非就是个情有可原法理难逃的辩论,处罚轻了就是个功过参半保留原职,处罚重了就是降职任用,再重就是夺职为白身、流放边郡,又或者斩首问罪。

但现在这种情况,谁敢杀孙坚这样的良将?

不给孙坚留活路,若孙坚一口气提上来犯了,整个荆州就会大乱,没人敢赌孙坚会乖乖束手待毙。而且尴尬的是,孙坚若被逼反,朝廷一时间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叛主将,一来是真没有合适,并敢跟孙坚对阵的人物,二来是那种敢跟孙坚交手的人物自然也是孙坚这一档次的人物,见孙坚被逼反,自然会心寒。

当前形势朝廷不可能重惩孙坚,与其轻打板子落了面子让孙坚不高兴,不如装糊涂,就当这事情没发生过……开了这个郡守擅自率兵越界战斗却不受惩戒的很坏先例,即便天下哗然人心动荡,朝野也只能装哑巴。

除非朝廷手里还有三五个类似于孙坚一样的打手团队,否则是不敢过度给孙坚添堵的。

前后思虑一遍,魏越神色沉稳,口吻确凿:“盖叔多虑了,今各方先后造逆,朝廷正缺良将,而孙文台乃江东猛虎,如此勇烈之人必然受不得委屈。与其令孙文台气屈,不若厚赏以励其心。”

魏越说着眨眨眼,询问道:“零陵贼酋周朝,不知盖叔可曾识的?”

黄盖挤出一个微笑:“家丑而已,先父在时周朝乃我父故吏、弟子,后家中生变,周朝伙同我黄氏仆僮,夺去了家中产业。”

魏越听了挑挑眉,黄盖是以孝廉身份在右郎署为郎,自然以部属的身份跟随右中郎将朱儁的右路军作战,与右路军的总参谋长孙坚相熟也是顺理成章的。孙坚跨境击贼,不算黄盖的私仇,光是孙坚事后不受朝廷惩戒,就能让很多故意做梦不愿醒来的人惊醒……朝廷已不是当初那个说一不二的强力朝廷,世道也不再是之前那个世道了。

想到孙坚的行为,魏越还是排除了黄盖追随孙坚的可能性。因为黄盖从黄琬手中拿资源,与从魏越手中拿资源是不一样的概念,虽然用的都是黄氏资源,可前者黄盖是欠黄琬的,后者则是借魏越的。在魏越手中将分散各地的黄氏聚拢起来,是黄琬的心愿所在,其中各地黄氏多少也是赞同的。

作为当年黄氏分裂的亲历者,黄盖、黄忠等人是不会在黄琬时期回归江夏的,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自己父祖的颜面。若轻易回江夏,岂不是向天下人表示,是他们服软了,是他们父祖当年错了?

黄盖已从自己手中拿到了足够多的资源,以至于现在黄盖、虎步军以及他魏越这三者已牢牢绑在一起,颇有些荣辱与共的味道。至于黄忠则有些棘手,这是个脾气不太好的人,因黄盖与黄琬一脉走得近,黄忠与自己的亲堂兄黄盖已没了走动,可见黄忠对黄琬一脉怀有多大的怨念。

两日后,长史荀攸抵达王庭,一场小规模宴会后,荀攸立刻开始系统的研究王庭内外形势。

当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