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〇六章 武力较量(2/3)

人,50多个团级分队分布在后方20公里后面。所谓大纵深防守战术,这时候已经有了雏形。就是战壕密布,纵深几十公里,火力均匀,讲究射杀效率。重炮群隐蔽各处,坦克不时反冲击。这几十公里就是死亡地带。但是草原的地形,一望无际。所以他们只能是四面防守,因为红20军团的正北方向疾进,让他们担心肯特山的后方。而左右两翼,已经被张自忠整编师冲击。航空3师差不多收拾了第一处苏军炮兵,赶跑了苏军空军。被重新补充后的空4师接替。但苏军远程重炮兵还在半掩体的地下不断发射,没有彻底清除。现在,这20公里的突破,是李德邻集团的难题。已经跟上来的严重严立三说:“没有什么办法,只能是硬拼了。”李德邻说:“步兵是没有办法突击过去的。我只能负责登陆场,压制对方的反冲击。我们还负责排除雷区,给后续突击兵团准备阵地。你的突击兵团要尽快过江。”严立三说:“你还要坚持一天,我今晚开始渡江,后半夜开始突击。”李德邻叹到:“那时候我这个集团要拼没有了。”严立三说:“只要拼掉对方的主要步兵,我们后续突击成功的可能性才大。”李德邻无奈地说:“这种仗,就是绝户仗啊大概欧战也就是这样吧”严立三说:“这样我们才能去的突破。双方兵力差异不大。只能让各个部队拼劲全力,才能去的最后的胜利。”李德邻说:“哪个兵团胜利了,都是前面的兵团的士兵给做的铺垫。”严重严立三不说话了。两个人都是无奈,这就是战争,武力的比拼。红31军团经过反复冲杀,损失惨重,一半兵力拼没有了。他们遵令让开了中间一公里的战场正面,33军团姚北辰4个旅1万5千人顶上去了。严立三给31军团补充了2千多勤杂兵,让他们重新组织,继续作为预备队,跟在主攻部队后面,继续向前冲杀。就是拼命,兑子。旷继勋二话不说,带着重新整编的1万人,向前支援兵力有些单薄的姚北辰33军团。两个军团轮番冲击,总算前进了10公里,这个步步血战的正面战场,给突击兵团足够的迂回空间。张自忠的一个骑兵旅,一直在寻找敌人重炮基地。还剩下不到两个团的兵力,总算赶到了敌人的重炮兵基地,但是没有办法突破敌人的堡垒防御。再次伤亡一个团之后,他们绕行过去,继续搜索前进,寻找突破口。这里正面,只能留给步兵突破。张自忠的一个整编师2万多人,也总算在左侧翼突进5公里左右,开始时候横向攻击正面苏军的侧翼,帮助正面战场的18军团,31军团。但他们却碰到了后续苏军增援部队。这次是苏军的主力部队,3万人的一个步兵集团军。张自忠知道这是一个硬茬,让2个旅扎住阵脚,布置重火力掩护,然后进行反冲锋。苏军防守侧翼的步兵的重火力不强,都被统一用于河岸布防。所以大家轻型火炮对阵,机关枪扫射,开始对峙。苏军凭借人多,想从左侧翼反包围张自忠师,张自忠弄成半圆形防区,并呼叫支援。孙连仲在后面,看到张自忠救人不成,自己陷入重围。但是不能救他自己的主力部队还要作为31、33军团的后续的突击部队,不能都消耗在侧翼。战役部署是18军团开路,清除路障,保证登陆场,自己作为生力军总指挥,指挥几个装甲军团的突击力量往里继续楔入,所以,必须保持力量啊。现在登陆场投入了后备力量的31、33军团都用上了,自己的突击兵团就更要保持力度,最后一击了。连后备都没有了。他让一个骑兵旅送去弹药和一个炮营,让张自忠自己坚持。命令还要求他多吸引敌军部队,方便红军突破当面敌人。这样,正面突击战场,形成了几个小战场,李德邻指挥的4万人正面突击,用步兵突破敌人步兵雷区防守,还有敌人坦克军和装甲部队的残余。张自忠用还剩1万多人步兵师主力拖住敌人一个步兵集团军3万人。空军互相争斗,顾不上地面了。苏军重炮兵不断的发射到下午的时候,张自忠的部队消耗了一半,敌人也终于包围了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