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〇六章 武力较量(1/3)

第706章 再突击先锋旅的孙一中孙德清旅长安排工兵营布置了反坦克雷,让步兵准备**包和爆破筒,冲上去拦阻坦克。 后面的旅重火力营的重迫击炮连掩护步兵炸坦克。布置完以后,他就被坦克炮击中,当场牺牲。红四旅三个营都是以前失败的18军团合并而来,所以各营长都很有经验了,镇定地指挥战士部署坦克封锁线,然后与敌人越来越多的坦克厮杀。左翼的树丛中也出现了坦克,凑起来,大概是200多辆的一个坦克军,三个坦克旅。后面跟着上万人的步兵,保护着坦克不受步兵伤害。经过红四旅的努力,18军团的后续四个旅都上来了,但是将近2万人的兵力,都陷入了苏军的立体大纵深火网之中。严立三在后面看到这种情况,下令工兵旅尽快建立浮桥,重火力渡江。孙连仲在河边的掩蔽部里面,深吸一口气,看来此战凶多吉少啊自己的1主力,作为第二突击力量,是伴随坦克往里面突破的。现在看,第一波红军就顶不住了,自己的部队得赶快冲过去。孙集团张自忠师。张自忠看到18军团已经陷入炮火和坦克的火网,知道事情很困难了。他指挥部队,队形散开,拉开战线,吸引敌人的炮火注意力,减轻正面火力密度。同时向坦克两侧的平原突击,并派出十多个连队,侧击坦克。hei yaп ge醉心章、节亿梗新18军团在消灭200多辆坦克之后,2万人消耗殆尽。军团长周国淦头部被炮弹片击中,重伤昏迷,参谋长毕士悌胸部中弹牺牲。剩下的旅长营长一面布置压制后面苏军的步兵,一面冒着弹雨指挥士兵击毁剩下的几十辆坦克。半天不到,18军团伤亡殆尽,战线又退回到登陆场2公里附近。18军团兵员、技术装备、轻重兵器全都耗尽。指挥部,李德邻建议顺利突击的红20军团董朗所部向18军团靠拢。严重说:“不行。红20军团继续向北突击,后续的孙连仲所部佟麟阁整编师跟进。两部组成一个董朗佟麟阁集团向北突击,扯开防线,进入鄂嫩河流域这时候都不能横向运动。红18军团这里只能等东线来的红19军团横向支援。”李德邻说:“这里只能靠总部的预备部队了。”严立三点点头说:“好吧。我带上去。”李德邻说:“算了。我现在也不能帮你什么了。我带上去。”严立三说:“你是革命功臣,有个差错,影响太大。”李德邻叹气说:“我对付苏俄,这件事,或许没有人再说什么了”李德邻带着总计八个旅的红军总部预备队31军团,32军团去冲锋。他们接替18军团的位置。18军团剩下不到1千人的部队撤下战场,包括后送的伤员,不到4千人了,又是一个残旅的编制。李德邻正面集团的这两个军团八个旅,都是大别山和沂蒙山派出来的支援部队,4万多人。兵员十分强悍,后续部队在天黑以后,仍然借着炮火的亮光,冒着炮火渡河。渡河以后,爬行前进,以躲避坦克的机枪扫射。增援先头部队的反坦克壕,这里已经是死伤枕藉,有近万双方士兵的尸体无法清理,被坦克压碎很多。被击毁的2百多苏军老旧坦克,也在夜间燃烧着,发着红光。增援上来的士兵,只能是在轻重武器掩护下,强行逼近坦克后,用坦克枪和**包攻击敌人坦克。经过一个晚上的努力,总算战场稳定在岸边2公里处,保住了登陆场。李德邻已经过河,再临时挖的地下掩蔽部里面,躲避机枪可以,但无法抵抗炮弹的直接轰击。他一直等到天亮,空军3师,4师再次增援,他下令全军突击。顶在前面指挥的红31军团军团长是旷继勋,书生投军,行伍出身,曾任川军赖心辉所部团长,带领5个旅2万人继续红18军团的任务,拼死冲锋。跟随在后面的是红33军团,军团长是日本士官十三期的姚北辰,与旷继勋同龄,34岁。现在他正在布置2个旅保护前锋军的侧翼,并清理战场。主力3个旅和重炮部队,则始终跟在31团身后,随时准备穿插过去,顶在前面。苏军除了配合坦克的几个军的步兵之外,主力还有8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