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八章 敢想敢干的汉民族(2/3)

也是社会目的,不是个人目的。

显屿说:“我只是在东北打油井。西北的油井运输本钱太高了。玉门基本上就没有什么价值。”

李四光奇怪道:“格格,在中国有石油就不错了。你还挑三拣四的,你怎么知道土壤肥沃的东北,恰好就有石油?”

显屿难得有笑容,说道:“这你就不用管了。有人告诉我一定有,那就一定有。我看你还是搞水利吧。地质学基本上就没有用。地下的东西,你又怎么知道呢?”

李四光说:“好吧。等格格挖出油,我就不再搞石油了。既然蒙着挖,也能挖出油来,还用我干什么?”

强霖也笑着说:“不是蒙着挖的。辽南地区的油苗子很多,人们都用来做火油。大家不知道而已。”

显屿不吱声了。自己到辽南,从来就没有听说这个故事。强霖才到辽南几天,就听到了?

强霖说:“李先生是蒙古族,我有个想法,就是把秦川治理一下,你看看渭河的引水渠应该怎么治理?”

显屿道:“这与李先生蒙古族有什么关系?难道我们满族蒙古族专家还少么?我看我们满蒙很多专家比汉族专家更为靠谱。他应该是元代南下的蒙古人吧?”

李四光说:“应该是蒙古族人。但是南下原因真的不清楚了。大概是明朝时候,元朝已经北归了,我们家倒是南下了。家谱有的时候也靠不住,受了汉人的影响,有些水分。”

强霖说:“民族混杂的事情,永远也弄不清楚了。我是说,关中的水系发达,但这里是黄河的上游,也是长江水系的上游。所以从保护水源的习惯上看,汉族人远远不如蒙古族人。”

李四光大笑,说到:“你那是民族习惯问题。与专家的观点没有关系。也就是说,不管哪族的专家,观点都是保护水源的。但是生活习惯中,蒙古族更爱护水源。这也是我在学习水利以后注意到的。我在汉族区域几代人了,没有太多蒙古的习惯了。也是不知道生活中爱护水源的。”

强霖看显屿笑得花枝乱颤,这次让她抓住了笑点。两个女秘书则觉得这次强霖真的是丢人了,比较低级的错误,硬伤,不好辩解。

强霖不太承认自己的错误。这事情不是那么简单,肯定有高级专家学者,不认为保护水源的重要性。他仔细思考,琢磨自己的担忧要点。自己就是担忧汉族高层的问题!不是百姓的问题。

他站了起来,走了一圈,又一圈。还是不行,就自言自语地问自己:“成吉思汗不是百姓,是他制定的法典。但是汉族高官怎么就没有相应的环境法典呢?”

“我担忧的是汉族高层,百姓对水源的破坏,远远小于水利工程的破坏。我说的是水利工程的破坏,还有工业项目对环境的破坏,不是习惯的。”

大家都严肃起来,李四光也觉得自己有些想当然了,强霖似乎知道大规模的破坏水系,那自然就是高层才能做到。那样问题就大了。

强霖想起了傅作义,他一直想要改造黄河流域。他是一个汉族人,总是跟内蒙古德王等人争土地和资源。后来的水利改造都是他当部长时期弄得,当然决策者不一定是他。

强霖让李四光把黄河流域,还有淮河、长江河流在北中国的部分,大致画一下。李四光很快地画出了陕甘宁、塞北蒙古、山西、河南、山东、安徽的水系。

强霖说:“你很熟悉这里的山河。如果我在三门峡黄河修一个300米高程的拦水坝;在丹江口修一个170米高的水坝;长江,以后再说长江吧。我们重点是黄河和汉中。”

李四光慢慢站起来,很快又坐下。开始计算水库容量和淹没面积。一会儿他放下笔说:“这是一个神话。有人要与我们成吉思汗比比谁最伟大么?这是一个大手笔!但是我们蒙古族的大汗不会这么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