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八章 敢想敢干的汉民族(1/3)

潼关城的古老生活,很有意思。

有陕西的各种小吃,不下十几种啊。羊肉泡馍、肉夹馍、红烧鲤鱼、酱菜、土法烧鸡、鸭片汤等等。就是馍馍比较贵了,肉也很少供应,有价无市。

老板们说:“价高的离谱,十多倍的价格,我们不敢进了。现在什么都贵了。看来是撑不下去了,怎么办呢?我们小本生意,如果没有人来吃饭,我们自己就饿死了。”

强霖觉得时候差不多了。这些人已经耗了一年,再有半年,潼关也就开始饿死人了。再有两年,估计都逃光了。

强霖有时候到城墙上吼几声陕西秦腔。大秦之腔!在秦地,更是符合心境。强霖看着弯曲的黄河,扭来扭去的山峁,觉得秦腔的花腔、高低不平的曲调,与这地形很配合啊!

原生态,一定要在原生态的环境才能还原出来。后世的环境还是变化太大了。

强霖认为要保护原生态,首先得保护原生态的生活态度。

强霖慢慢融合在环境的歌声,让刘子丹很是感叹。能把秦腔唱到这个地步,没有一点悟性是不行的。刘子丹对左娜说:“不是所有陕西人都会唱秦腔,那要悟性的啊。强霖可以与戏班的大掌柜交流啊。”

左娜嗓子不行,但她喜欢听。尤其是秦腔的高腔,真的是空旷和凄凉。

悟性很高的精豆子赵雅苑很快就掌握了秦腔的意思,她的嗓子很不错,天生的女中音,有孟小冬的意思。高不上去,但浑厚,很难想象这个精致的女孩子,会有中音。

她在强霖过于清亮的高音中,配上浑厚的女中音;在强霖的低音中配上自己的高音,天作之合。两个人每天早晨唱的曲子,竟然成了官兵和店家的念想。

强霖有些不耐烦了。这个老城还是不错,但是禁锢在这里就不好了。不过马尚德和刘子丹都不愿意强霖下山,去平原的渭南城。那里太不安全,尤其是不知道谁暗杀强霖的时候。

关于这件案子,调查线索确实是比较茫然。现在怀疑的对象比较多,但是又不能公开讲,公开调查人家。四个俘虏,有一个是红军清涧暴动时候的游击队员,刘子丹认识。因为怕追责,混在刀客土匪中,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

这股土匪又是李虎臣的部下,抗拒**改编逃到山里的。

这样,这帮土匪就是雇佣军一样,被人雇佣来打仗。尤其是西北老长官死在了强霖的手中,所以他们自己也愿意打这一仗。但是装备都是新配置的,谁给的?

强霖每天除了收发电报,就是研究潼关的地势,和陕西的河流。目前渭河已经断流了,汗水、南洛水在陕南还有水流。明年春天会怎么样?渭河肯定是断流的,但是汉水、南洛水(雒水)能否利用呢?

强霖需要水利专家了。刚好到西北找石油的李四光,要回到河南,来潼关见强霖和显屿。显屿是大清石油公司董事长,现在正在西北,李四光自然是要见一见的,同行嘛。

李四光见到强霖和显屿,很是激动。他说:“我已经找到石油的苗子,在玉门附近,中国不会没有石油的。”

强霖说:“你在河南治理的不错,现在你仍然是河南的省主席么?”

李四光说:“让别人代理了。我在河南主要是搞水利,省长的任务太复杂了。没有民主体制的统治模式下,我这个专家反而不好做事情。”

强霖说:“中国的事情,太复杂。民主,有些事情就慢;管制,又会造成很多空子,**和官僚并生。你应该是觉得没有成就感吧。”

李四光说:“是的。慢慢就成了一个随波逐流的官僚了。我还是希望能够有些作为的。”

强霖点头称是。现在的人们,还都没有自己的生活目的,都是切合形势的集体行为。没有什么业绩,好像就不是好的人生。兴趣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