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六章 合作到分裂(2/2)

、张謇、梁启超、汤化龙、伍廷芳、那彦图、熊希龄等三党和并的进步党等等,他们都是当时的大党魁之一。

张恺荫说:“江亢虎的‘三无’是比较彻底的无政府主义之一了。无政府主义一般都是以社会主义为目的,所以有各种各样的无政府主义的社会主义。江亢虎的社会党是最早的了,包括李大钊先生也是早期的党员,负责天津支部,那是大钊先生还是一个青年学生。”

张崧年说:“无政府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很多,江亢虎说他有200万党员,不是吹牛。只不过既然是无政府主义,所以也没有什么权威体制,江亢虎只是一个牌牌。各地都有一些联席会性质的支部,是准备议会选举的联谊机构,比较像美国现代的党派。”

强霖是知道这些的,那时候张静江等大佬也是自称无政府主义者,也叫自由主义者。当然这些社会主义,有的也可以成为共-产主义,以是否集权计划经济为特征。

但是大多数无政府主义采用的是不对称武装,实际上就是暗杀等恐怖主义。孙中山的革命党中,就有很多这种人,包括秋瑾、蒋中正等。辛亥革命后期的陈其美、王亚樵等人,仍然采用恐怖平衡的策略,对付袁世凯。后期伍豪的红队,也是受这种恐怖理论影响。但北方没有这种理论,北洋还是比较大气的。

当时文人中有陈英士不死,恐怖不已;袁世凯不死,宪政不行等话语。被大家气场所咒,这两人都死的都很早。

不过,普鲁东的契约经济合作的社会主义,不算这种计划经济体系,是普鲁东的无政府社会主义。

张崧年回答完了袁三女权的问题,就回到红党历史当中来。

他说:“早期红党的创立,是张泰来作为翻译,带着共产国际的人找大钊和陈独秀先生商量。后来陈独秀先生到南方,我就帮助协调陈独秀和李大钊先生。陈独秀实际上比较客观些,由于是用社会党和共-产党这个名词,是大钊先生比较坚定的确定用共-产党这个名称。大钊先生是共产-国际的坚定支持者,陈独秀是比较**的知识分子。但独秀先生名气更大些,弟子也更多,南北都有。”

张崧年继续说:“这样就有了北京的小组,主要是一李三张,还有天津觉悟社的刘清扬。上海的是李汉俊和俞秀松等人,广州是谭平山兄弟和陈公博。至于后来进来的一些人,我就不太清楚了。我自己到法国去了。在巴黎我介绍了伍豪和朱德入党。伍豪是刘清扬在觉悟社的小兄弟。我和陈独秀的关系是很好的,他一般不驳回我发展的成员。”

强霖总算明白张申府和后续红党三要人:朱、毛、周的纠葛。

张崧年说:“后来四大会议上,我就与张泰来、瞿秋白等人吵起来了。恺荫没有参加那个会。我是不赞成与国民党合并的,但是他们都认为是必要的手段。瞿秋白还举例子说,在广州我们可以大大方方地印共-产党公章,在北京就不行。完全堕落成了一个权力争夺的谋略集团,不是一个社会理想大聚会了。”

[网,!]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