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七三章 八翰林一祭酒(1/2)

1928年11月1日,国子监正式宣布成立了。命令是由国务总理潘馥宣布的,名义是中华民国安**政府,以大元帅命令的形式发布的。

命令分为三个:一是宣布国子监成立,规定其目的和任务;二是国子监组织条例;三是国子监人员组成的名单国子监成立的目的就是监督军政府范围的教育,教育总长是按照其研究和建议,进行教育行政的管理。使国家教育资源能够使民众利益的最大。

国子监的组织条例,就是一个大祭酒,八个首发翰林,36个庶吉士,相当于博士后,就是进入国子监学习的博士。若干博士生,按照国际通行原则,接受和授予博士。

一个大祭酒和八翰林,构成国子监的九人管理委员会。这九人将由大元帅直接任命。

会场人员有大报的记者,还有中学校长以上的教育机构人员,以及教育部署机关人员。不到一百人。

宣布地点在怀仁堂大厅。

大祭酒人选,不出人们的意料,是陈桓。

他是辅仁大学校长,49岁,历史学家,私塾出身,中学在教会的博济医学院肄业,自学历史研究成才。

他自创广州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并在此毕业,是他的最高学历,相当于医学专科。

在辅仁大学校长之前,曾任辅仁大学研究人员,副校长,兼任国立北京大学、北平师范大学、辅仁大学的教授。

大家热烈鼓掌欢呼。在历史学界陈桓名气很大。

大元帅在任命说明里面,高度赞扬了他的**思考的精神,能自创研究方法,以及富有效率的研究工作。

大帅命令中,还赞扬他是可以开山见派的人物。

留洋学生们是折服的。他们自问没有这个本事。胡适等人无法想象自己不留学会怎么样,但肯定到不了陈桓这个高度。

老外们普遍是折服陈桓的。辅仁大学董事会设在罗马教廷。老外们看得懂陈桓思想,除了证据分析和说理推理结合的西式研究方式;还有陈桓从形而上的宗教入手,推导解释历史中人群部落的社会行为。也就是所谓唯心论的史观。

张大帅接受陈桓,就是陈桓始终要把汉学中心拿回到中国,这是一种智力的自信,不是种族问题。

其余八个翰林都附有任命说明:共同特点就是能够**思考,学贯中西,学问通达,学问立场坚定,可以做为中国学术的栋梁。

这些任命词是张汉卿大元帅根据简历介绍,自己拟定的,所以也就都比较通俗易懂。

这八个首发翰林名单是:

1,洪业。燕京大学历史系教授。1893年生,36岁。福建侯官人。幼时在福建教会学校英华书院读书。哥伦比亚大学,文学硕士和神学学士。他的中国历史研究简介明了,索引目录精干,也是被称为唯心史观体系。胡适、蒋廷黻等史学家,经常参加论战,有名气泡沫成分。真正史学的骨头,不如洪业。洪业的研究,还成为人们学习史学的便捷指引。

洪业还开拓了燕京大学与美国哈佛的长期关系,刚参与1928年春创立的美国哈佛大学的燕京学社。

这个哈佛大学的燕京学社,创立了哈佛大学东亚研究系。提供奖学金给亚洲人,育人无数。

这个时期人们都还有感恩之心,凡提到基金,都会注明捐赠的来源。这笔资金捐赠来自美铝创始人,查尔斯;马丁;霍尔。

2,周诒春。中华文化教育基金会总干事(美国庚子赔款)。他在上海圣约翰学院就读中学,留学美国耶鲁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1883年生于武汉,46岁。籍贯是安徽休宁人。

了解周诒春,一定要研究他在清华的经历。1912-1918年任5年清华大学校长,年轻的老资格教育家。后期的清华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