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一章 与陈上将一起喝茶(1/2)

强霖评价完这件事,也不管两位小姐如何想法。继续浏览安庆市的风貌格局。安庆是因为交通要道,形成的商埠城市。所以安庆的路也是依山傍水,没有什么方向。

强霖领着护卫小姐转到镇皖楼。介绍人员说这是重修的,老的毁于太平天国战争。强霖又说起国人的内战历史,朝廷的治民思想的更迭。

张芸英不知道这些历史,清爽漂亮的脸上,带着思考,悠悠问到:"治民有什么问题么?”。芸英的脸型有些娃娃脸,加上高鼻梁,很有洋妞的立体感。难道环境还能在人身上产生变异么?

张静江什么样,强霖没注意。强霖只是觉得张静江,秀气苍白,腿脚不好,缺乏运动原因。他本来就是文人的样子;但是商人革命者的气质,看起来就像一个江湖大佬。所以也没有敢细看。

强霖没有回答,凯茜就回答张芸英,说:“你为什么不知道治民这些国策,你不是长这么大了吗”

芸英还是缓缓说,“从小到大,我都在国外,法国、美国我都呆过。她们都叫我苏姗娜(susanne,法国女名),我以为我也是苏姗娜。看来不是。”

强霖解释说:“凯茜说你不知道,是提醒你,因为你的生存环境里,没有这个说法。所以治民这个问题存在,是有前提的”。

芸英说:“美国、欧洲大家对于国家的政策是争论的,有的时候也用管制、治理这些英文概念词,但都是控制物资的。没有人敢用在人身上。”

强霖说:“罗马时代以后,欧美进入新宗教时期。以后管制人民的任务都交给上帝了。政府只是偶尔出台限制活动范围的措施,但不敢提治民这个概念。”

凯茜接着说:“我们的治民概念历史悠久,主要的问题是教育人民,封建时代是忠君爱国。现在是忠于党国,大学条例已经开始了忠于党国教育”。

芸英说:“我父亲是有看法的,所以,他只是推行建设,不再参与政治”。

强霖说:“你父亲的事,主要就是对商业管制不满意。没有商人的政治地位,也就是商人是被治理的地位。这不是他革命的初衷。不仅父亲啊,还有文人知识分子,如法律界的、教育界的、制造业的,也都哟意见,大家最后都走了”。

凯茜说:“你父亲不愿意让你们知道这些。因为他有能力让你们离开这里,但是还有很多人不能离开这里”

几个人边说边离开这里,去看安徽高级学堂,相当于专科。清朝时候,把安徽大学堂降级为专科,当时只剩下京师大学堂等少数大学了。强霖认为清朝还是很客观的,但学校管制很严格,不利于民间教育发展。

现在的兴办大学热,出现了中学校是小学水平,大学校是中学水平的时期。好在慢慢形成正规了,国民政府也开始纠正南方私立大学过滥的情况,恢复了管制。

而现在北洋政府的北京几年来就出现几十所私立大学,很多滥发文凭。当然有些学校很是不错,如北京汇文大学,北京协和大学等等。北洋的自由度,现在高于民国政府。

强霖和凯茜对安徽高级学堂的庭院是结构不很赞同。看着荷花伴小桥流水的校园,很是无奈。

学生时期是人生格局形成时期,这样的校园,也就是培养才子佳人的地方,或许能出两个土财主,革命者。但出不来世界格局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以及大的科学家。

芸英跟着他们几天,已经明白这两个人思想一致,就是在一点一滴的改造者国民。

芸英目光看着这个学堂,嘴里却说道,"我不走了。这么多人都能活下来,我为什么要走”。

后世张芸英49年没有走,说的就是这话。她不愿到美国,不想再依赖父亲。宁可留在大陆受管制。继母从美国汇来款,也上交。她后世自己一个人,独自生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