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三十章 辣椒酱(3/4)
输液瓶两分钱一个,回收三分。
铁皮罐头盒子两分钱一个,那个是田木匠要的。
田木匠又把做好的插丝器两角钱一个卖给季林叔。
季林叔可以拿出去卖两角五分钱一个,或者让人家拿家里的瓶子铁皮盒子旧书旧报纸之类的来换。
捎带脚有时候也带了一些装油装盐的小罐子小坛子。
不要插丝器,换小罐子也行!
旧书旧报纸这些,他一般也不拿卖给废品收购站回收。
而是拿回村里换给大家。
村里有些人家是拿白菜土豆当成手纸用的,或是有些人家拿自家的白菜土豆换了拿回家去糊墙。
季林叔则把多余的白菜土豆拉到县城里去,偷偷摸摸的再让人拿东西来换。
城里吃什么都需要凭票采购或者是按照副食品供应本本按月供应分配。
有特别喜欢吃酸菜的人家,今年才一家人一共才买到十棵白菜,这哪里够吃啊!
于是季林叔借着收破烂的由头,每天天不亮就拉着半车白菜土豆进城换东西。
然后再拉着换回来的废旧家具,旧书旧报纸罐头瓶子回来。
还别说季林叔的生意还挺不错的。
倒腾好了,有些时候每天能有一两块钱收入。
多的时候能有个三块五块。
毕竟这年月也不是谁家都盖得起房子的。
况且只要不是大工程,修修补补的事是个爷们都能做了。
否则他也不会一边帮忙盖房子,一边推销那些坛坛罐罐。
季林叔因此好几个月一个盖房子的大单都没做成,最近就只能跟着大伙下地赚工分。
也得亏是卢舞怡给出主意,这才有了现在拿物品换废品的买卖。
卢舞怡一口气从季林叔那里足足买了有上百个水果罐头的空瓶子。
直接放到铁锅里煮了一整天,高温消毒。
其实这么多瓶子,她跟林妙妙两个人随便分分,也就没有多少了!
除了番茄酱。
卢舞怡又还做了一些都柿酱,辣椒酱。
还煮了一锅山楂,熬了一些果胶做成果丹皮。
这些山楂是村里孩子去山里搜刮回来的,拿来跟卢舞怡换糖的。
她卢舞怡做的辣椒酱不是老干妈那种油辣椒酱,而是朝鲜族辣椒酱。
就是把辣椒跟番茄用小石磨磨碎,先把蒜泥姜粒加盐加白酒搅拌后备用。
把磨碎的辣椒番茄放到锅里熬煮,按照顺序陆续加入大酱跟以及盐跟糖。
等到熬煮得差不多的时候,把蒜泥姜粒混合加入。
只可惜没有白醋。
不过加了番茄也应该可以中和辣椒的辣味儿。
一直熬煮成为半固态,咕咚咕咚的从冒大泡状态熬到几乎快要搅拌不动。
放凉后就装瓶,装瓶过后,把锅里里放上篦子,烧水蒸上十几二十分钟。
再用毛巾包着拧紧盖子。
加上冬天天气,足以可以放半上年不坏。
另外一种方法就是把辣椒磨碎,加上蒜泥姜粒盐巴白酒装瓶或者装坛,做成剁椒酱。
剩下的一盆子磨碎的辣椒,卢舞怡则是打算拿来做朝鲜泡菜的。
以前伍爷爷家隔壁邻居是吉省人,懂得很多做的传统民族食品。
另外卢舞怡还给田婶子家端了一碗那种熬煮过的辣椒酱过去,得到了好评。
这玩意不用油也只是费点儿盐,拿来加在玉米面馒头里,一口气能吃四个!
拌面条也很好吃,都不用加鸡蛋酱!
田婶子还帮她们下了好几斤的豆子大酱块。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