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1.没落只订是暂时的【求暂订阅】(3/5)



这个假不是说非得打得拳拳到肉,而是不管他们用什么方式飞起来,

观众都找不到他们飞起来的着力点。

举个例子。

李桉的《卧虎藏龙》。

国际章和杨紫茕在屋顶追逐的那段打戏,

不管从哪个镜头分析,

她们飞的动作都能找到发力的支点,

比如脚蹬一下墙,人弹起来,

但现在有些玄幻仙侠剧,

在空中飞来飞起,却没有发力点,或者用手指一划拉,对方就倒地了,动作缥缈得让观众无法信服。

其实,

除了实操这方面的问题,

陆晨还觉得,

很多动作导演从一开始拍摄的时候,理念就出现了问题。

七八十年代的时候,

华国的动作片已经到达了一种极致,

不管是袁何平、洪斤宝等人拍摄的功夫片,

还是陈小冬参与指导的武侠片,

后辈都很难超越他们。

也许是为了创新,很多导演在拍武打戏的时候,会集合各种武打元素,

比如泰拳、好莱坞式的武打动作,

也会利用威亚、特效等东西去营造一种视觉特效,

不过。

他们并没有真的取长补短,融会贯通,

最后搞着搞着就成了现在这样一锅乱炖的样子。

就像一个民族没有信仰一样,

华国的武打戏如今就面临着这样的问题。

在陆晨看来。

武打戏并不是单纯的套招,

而是要服务于文戏,动作指导在设计动作的时候,要理解剧情和人物性格,结合这种理解为演员设计出合适的武打动作。

简单来说就是,

现在很多人拍武打戏只会模仿其他戏里面经典的镜头,

根本想不明白人家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动作,

为什么要用慢镜头。

至于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

在陆晨看来。

有很多,首先就是时间不够。

首先。

有很多导演对武打戏不重视,觉得不就是打戏么,随便搞几下就好了。

对比一下就知道了,

以前拍打戏,一场三个人的打斗戏,最少要拍一周,

但现在很多人都在拿拍电影的时间拍剧,三四个月就拍完了,往往留给打戏的时间只有一天。

很简单的道理。

时间紧张,制片组压力也大,

就想找个便宜又能在规定时间内把事给干完的人。

其次,

在影视行业快速发展的那几年,从业者鱼龙混杂,劣币驱逐了良币。

简单来说就是,

有的人刚入行做了几年替身,

或者只是作为助手参加了一个大戏的拍摄,

就通过各种关系成了动作指导,

也许他功夫很好,但他并不具备设计动作和镜头的能力,

也无法站在一个动作导演的思维上去考虑武打戏该怎么拍,

所以很多武打戏为了打而打,没有为角色服务。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