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36章 君臣交心 2(1/3)

“先帝继位之初,北方大旱,陕西于(崇祯)五年发生饥荒,六年洪灾,七年秋蝗虫四起,八年旱涝并起,九年又是蝗灾,十年赤地千里禾苗不长,十一年飞蝗遮天蔽日,十三年大旱,十四年大旱……”

“崇祯七年,告老的兵部尚书吕维祺上书说河南数年大旱,又数年蝗灾四起,百姓民不聊生。”

“十四年,左懋第从静海抵临清,上书说见人民饥死者三,疫死者三,为盗者四。米一石二十四两,人死取以食……”

“这十几年,天下就没太平过,直到十四年,京师鼠疫传至京城,京城人口死了四成……百姓活不下去,怎能不反?”(京师指北直隶,范围为今天的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大部和河南省、山东省的小部分地区)

“所以说天不逢时也。”

说到这,朱慈烺的表情瞬间狠厉起来,“如果说江南不支援朝廷还情有可原,因为江南也发生了灾害,可那些文武大臣呢?七千多万两金银!七千多万两!这可是朕亲眼所见!朕能看的到,先帝怎会猜不到?又不是傻子!数次拉下脸面借钱,给了多少?朕都丢不起那人!”

等朱慈烺咆哮完毕,大殿寂静的落叶可闻。个中内情殿内的人都知晓。

“此事涉及到第三点,稍后再说。第二点,先帝无治国之才……”

此言一出,其他三人的脑海中齐齐冒出一句话,“陛下还真敢说。”紧接着齐口劝道:“还请陛下慎言!”

无治国之才,这种指责极其严厉,全天下根本没人敢说。这无疑是指责先帝就是个庸君、昏君,这要是让崇祯泉下得知还不气的蹦起来打死这个不孝子。

朱慈烺摆摆手继续说道:“我这么说也是有根由的。先帝原本亲王出身,因缘巧合之际才身当重任……且大明已经日落西山,无大智慧者根本不能力挽狂澜……”

“大明亲王的教育,我不说大家也心里有数……”

洪承畴叹息一声道:“先帝临危受命,夙夜忧寐,于国事无一丝懈怠,……十七年来手不释卷,勤奋好学……”

朱慈烺接口道:“没错,先帝无一丝昏君之像。用宋史评价宋太宗的一句话:‘帝沉谋英断,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

“但是呢?空有中兴中兴之志,却无中兴之……”朱慈烺犹豫了一下还是说了出来,“能!”

“但无能”是太祖评点赵匡义的话。此话套在崇祯身上也适用。

宋太宗赵匡义虽然也算是武将世家出身,但他完全没有宋太祖赵匡胤带兵的本事。斧声烛影之后,赵匡义为了稳固自己的统治,让世人知晓他并不比自己的哥哥差,执意御驾亲征北伐契丹意图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

但赵匡义完全是贪生怕死之徒,更没有他哥哥的勇武。在败像才露之际,他就带头逃跑。结果皇帝一跑,宋兵毫无斗志,兵败如山倒,大宋精锐几乎全都葬送了。至此之后,宋朝的战略态势由攻变守,再也无力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为日后靖康之耻满下伏笔。

冷汗瞬间出现在三人的后背上,王夫之执笔的手颤抖的几乎握不住了。

“先帝只适合当太平之君……”

“陛下对先帝(的评价)太苛刻了……”袁继咸干巴巴的想替崇祯解释几句。

朱慈烺打断道:“你们听我说完。教育问题,不是先帝的错。毕竟当时的情况摆在那,哪怕皇伯父再疼爱父皇也绝不会交父皇什么帝王术。但你看看父皇都学了什么东西!崇祯七年的殿试策问你们谁记得?”

崇祯七年的策问?洪承畴与袁继咸相视了一眼摇摇头,王夫之放下笔拱手说道:“臣因为准备科考,对此略知一二。”

“说说吧。”

“遵旨,崇祯七年先帝问策天下贡士,制曰:所与共治天下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