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七章、不用比试了(3/6)

一个夹子夹住用硝酸钾浸泡过的能缓慢燃烧的火绳。

枪管的后端装有一个火药盘,发射时,扣动扳机,机头下压,燃着的火绳进入火药盘点燃火药,将弹丸或箭镞射出。而且还改进了枪托并加装了护木,使火/枪可以抵肩射击。

同样有着枪托的后装枪,眼下是萧夜的重要武器,一旦被仿制出去,那后果是灾难性的;现在萧夜才知道为何奥拉村长对自己军士的火铳,不很在意的原因,竟然是样子相似。

隐隐有些后悔的萧夜,虽然不情愿被人打上火铳主意,不过他也知道,这是不可避免的,除非后装火铳他不拿出来。还好弹丸就连黄家也打制不出来,萧夜此刻,清醒地意识到,后装火/枪,也就是石关去铳,最难被仿制的,是那不起眼的弹丸。

要不是田房俊嘴巴不把门,杯酒下肚更是成了话唠,萧夜压根就不知道,后装火/枪已经流到了几大商家手里,人家都研制了好一阵子了。情报的滞后,让他成了后知后觉的人。

胡思乱想着,萧夜看着面前的一队队海西兵士,在军官的吆喝下,带着高挑羽毛的战盔,操作起了一架架高大的投石机;这玩意,他看着都是直咽唾沫,太有震撼力里。

“轰隆隆,”隔着高高的栅栏木墙,萧夜能清晰地听见,震耳欲聋的的马蹄声,在快速地逼近。头顶上,暖暖的阳光洒下,但没人会去注意到今天柔和的日头。

“清火铳,清仓,装弹,”站在高高的木架上,随着王虎流利的口令声,连带亲卫传令兵们在内,二十几名军士间隔两步一字排开,纷纷摘去枪口的软木塞子,开始拉动枪机装弹。

当然,急切间,有人忘了摘去铳口的软木塞子,也不碍事,就是下来还得去商铺里自己掏两个大子,再买上一小块罢了。

软木塞子,在明人的生活里,起的作用,不过是家户里喜欢干净的,用来堵塞夜壶的小口而已,穷苦人家是用不上的。

而三十几名海西人官兵,站在石关屯军士身边,也听着自己军官的命令,竖起枪口装药装弹,用通条压实后,火药盘里装入药饼,固定好燃烧缓慢的火绳。

虽然手法训练有素,但和外来的这些汉人军士相比,他们还是慢的太多了;火/枪射击,尤其是团队火力输出,讲究的是射速,哪一方打出更多的弹丸,赢的可能性就更大。

另外三十名官兵,已经在投石机上装好了打磨成圆形的石弹,成束粗大的牛皮筋,把长长的投臂绷得咯吱吱乱响。

村落外面的草地上,沿着地势较低的缓坡冲上来的鞑子骑兵,嘴里怪叫着压低了身子,马背上各驮着一袋湿土;为了攻击这个不顺从的村落,在栅栏墙外吃过几次亏后,他们已经想出了办法。

有着经验的鞑子骑兵,首当其中的,是必须要把那个宽阔的壕沟填平了,只要能打通一两条窄窄的通道,那抛出绳索,拉垮木制的围栏就是小菜了。

当然,海西人的短矛头,投石机,还有速度缓慢的火铳,是鞑子必须防备的,所以,为了达成突然袭击的效果,上千的鞑子骑兵,在准备好土袋后,马上就展开了攻击。

在一里外的黑色大旗下,鞑子军官旁的号角手,呜呜地吹响了进攻的讯号;随着悠长的号角声,骑兵们慢慢催动战马,轰隆隆地加快了速度。

“喔喔喔,”三百骑为一波的鞑子骑兵,分成前后三股连绵的波浪,汹涌扑向了那横亘在眼前的壕沟,马蹄掀起阵阵烟尘。

六百步,到了投石机的打击范围,但这次没有预想中的石头飞来,让鞑子骑兵们更加死命地鞭打着胯下的战马,再次加速。

攻破这个不肯臣服的村落,他们的缴获可以随便挑选,除了一个漂亮的小娘,还有村落后的山谷不能动,其他的可都是弯刀能触及的。

干涸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