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一章 画中娇(十一)(1/2)

傅临安闻言,先是一怔,旋即笑了笑,低头在她额上亲了一下。,: 。

“莫怕,我自会去和娘说的。”

莳七强忍着心底的涩意,抬眸对他微微一笑:“好。”

翌日,京城坊间的小报已经登出了昨日放榜时的名次,傅临安便让流泉去买了一份回来。

他细细的看着小报,上头非常显眼的便是他这个会元的名字。

傅临安着重看了一下前十名,心中大概有了数,会试前十名,除了他、陈元青还有第七名曹休明尚且年轻,都是二十出头,其他人都早已过了三十。

殿试的日子是四月二十一。

在此之前,傅临安这些新晋贡士,还要在十九日的时候,去一趟保和殿,参加礼部住持的复试,只有通过了礼部的复试,新晋贡士才能顺利参加殿试。

殿试没有主考官,皇帝就是主考官。

所以新科进士又称天子‘门’生。

复试结束后,礼部还将他们新晋贡士留下,详细教导了殿试那天的礼仪。

回到家的时候,傅临安累得已经不想说话了。

殿试那天是个晴好的天气,阳光和煦,如碎金一般洋洋洒洒的铺了满地。

殿试依旧是设在保和殿举行。

莳七送着傅临安出了二‘门’,然后一颗心再次悬了起来。

傅临安和其他贡士们,跟着宦官进了保和殿,紧接着便是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一系列的流程,傅临安这才来到了自己的书案前。

他沉沉吐出一口气,紧接着看卷子山的内容。

殿试只考策论,也只有一道题,他仔细看了一遍,题目是“问帝王之政与帝王之心”。

傅临安心中一紧,这道题不算难,但是不好答,这个题目非常明确,就是要求答卷人站在帝王的立场上,回答如何执政和用什么样的思想指导执政的问题。

其实他们这些读书人,最常做的事就是办文会,聚在一起指点江山挥斥方遒,对当朝者的各项举措发表看法。

文会期间,他们也会相互‘交’换意见。

加之他们能考中贡士的学子,对朝堂和天下民生定是熟稔在心的,要答一篇这样的策论并不难。

难就难在,如何在千篇一律的策论中脱颖而出,即能一针见血的道出根本,又要讨得圣上的欢心。

傅临安缓缓的研磨,心里细细思量着该如何答题。

此时,圣驾到了。

皇上是下朝之后赶过来的,毕竟殿试要足足考满一整天,皇上也不会在这里陪着他们待上一天。

待殿内所有人纷纷跪下,山呼万岁之后,傅临安又坐回了书案前答题。

心中打好腹稿之后,傅临安这才提笔开始答题。

“臣对: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机,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而后可以淬励百工,振刷庶务,有以臻郅隆之理……”

他最主要阐述了要“立实心”、“举实政”以及“以实心行实政,因以实政致弘勋”的关系。

何谓“实政”?

傅临安缓缓落笔,即“立纪纲,饰法度”,就是建立典章制度,整顿法制,以法治国。

何谓“实心”?

即“振怠情,励‘精’明”,也就是使懒惰懈怠的人‘精’神振作,使‘精’明强干的人更加勤奋勉力。傅临安还主张两者结合并用,互相补充。

同时他提出,“以‘激’浊扬清,重‘私’侵之罚,清出之籍,妄费不可不禁也,犹然冒费者,罪勿赦也。”即对‘浪’费、侵吞国家资财的贪官污吏要严加惩罚,要没收他们的财产,直到法律制裁。

傅临安还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