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零一 外虏内寇(2/3)

到了后来素有儒臣之称的黄道周,简直是在朝廷里肆意谩骂了。崇祯当即怒斥黄道周等人,并且作出决定:黄道周降六级、贬为地方小官;弹劾杨嗣昌的何楷等人,都给予降职处分。但是崇祯虽然以这样地方式杨嗣昌,但是却始终也没有对和议明确表态!

圣上既然没有对和议表态,方一藻、高起潜当然不敢自作主张,明朝和清朝之间的和议尝试就此不了了之。

皇太极早已声明在先,如果和议不成,“夏秋必有举动”。果然,到了九月间,满洲和蒙古联军,从长城墙子岭、青山口南下,直逼北京。不久,京师戒严,朝廷下令征调正在平定内乱的洪承畴、孙传廷保卫北京。

这一年满清的大举入侵,由睿亲王多尔衮、贝勒岳托联合蒙古军队,兵分两路,从密云东面地墙子岭、喜峰口东面的青山口,突破长城要塞,大举南下。朝廷急调辽东前锋总兵祖大寿入援京师;同时特赐卢象升尚方宝剑,命他总督各路勤王之师,全力拱卫京师……

这一次满清扫荡地目标极为明确,就是肆虐畿南、山东等地,使明朝顾此失彼,无法全力应对,以达到最大程度地疲惫大明王朝。

可惜的是,卢象升是坚决反对朝廷与满清议和的,因此他也遭到了杨嗣昌和高起潜两人嫉恨。因此对卢象升多方阻挠,卢象升名为总督天下兵马,但根本调动不了其他人的兵马,他定下的几条用兵策略一条也没法实现。

杨嗣昌并且说动崇祯,将援兵一分为二,卢象升统领宣大兵二万。关宁铁骑数万大军皆归太监高起潜指挥。卢象升由州

定。命令诸将分道出击,在庆都和清军主力大战,

当时编修杨廷麟上疏言:“南仲在内。李纲无功;潜善秉成,宗泽殒恨。国有若人,非封疆福。”算是对杨嗣昌一针见血的讥讽。结果杨嗣昌大怒,将卢象升的两万宣大劲旅交给兵部陈新甲统领,只给卢象升老弱残兵五千,保定巡抚张其平还拒不发饷。

自古未有权臣在内。大将能立功于外者,这一点卢象升是深知地。他得罪了权臣杨嗣昌和高起潜,会遭到什么样地命运,在卢象升的心里比任何人都要清楚……

“帅爷,帅爷!”正当卢象升心里凄凄惶惶之时,爱将李重镇忽然冲进来道:“门外聚集了大量的百姓,都是大名三府地,他们在那吵吵嚷嚷着要见帅爷!”

卢象升心里微微吃了一惊。他曾出任过大名道,与当地百姓关系最好,这时听说那些百姓来了,赶紧收拾好了衣服。匆匆来到军门之外。

才到军门,就看到上百百姓聚集在那。领头的一个老者说道:“帅爷,我们是代表大名三府的所有百姓来的,今天来恳请帅爷答应我们一件事情!”

“有事尽管说来,哪里还劳动如此乡亲到来,这让卢某心中怎得安生啊!”卢象升赶忙道。

“我们来叩请帅爷转驻广德、顺昌,再寻找时机克敌……”那老人大声说道说:“自本朝皇上登基,转瞬间十年已过,明公为了这朝廷,百死一生却丝毫也不计较。可是现在奸臣在内,像帅爷这样的忠良反而受到猜忌。我们听说了,都被帅爷觉得不值,那杨嗣昌和高起潜都是小人之辈,分明是想要害死明公。



明公请听了小人的计策,移军广顺,召集义师。三郡子弟若知明公到来,皆愿效命以从明公与贼死战,百死无憾。只要明公登高一呼,从者以十数万计,粮草以数十万计,我等为明公披肝沥胆,死而后已,望明公从我等之言!”

卢象升地眼泪一下就落了下来,谁说大明无忠良?谁说大明的百姓人人都想着造反?看看面前的这些老百姓,看看面前的这些人吧。圣上,杨嗣昌,高起潜,你们都来看看啊!

“多谢,多谢各位父老乡亲的好意!”卢象升擦抹着眼睛说道:“我卢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