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九十一 征税(3/3)

累太累了,朕,朕对不起你啊,可朕实在没有办法……”

这几句情真意切的话,让朱斌鼻子一酸,几乎流出泪来,先前的那点不快,很快抛到了脑后:“陛下,折杀臣了,这本都是臣分内地事情啊!”

“坐,全都坐下说话。”崇祯用手抹了抹了眼睛:“这次把你和卢象升从剿匪战场调回,朕也迫不得已,金虏妄自称帝,又入侵我京师之地,当时形势险峻,朕亦不得不如此啊。”

“臣等岂敢怪罪皇上。”朱斌想了一下,还是委婉地说道:“只是这次放跑了李自成,未免有点可惜了,将来要再拿获他,只怕又要大费力气……”

“一个小小的李自成,他掀不起大的风浪来。”崇祯挥了挥手,不在意地说道:“

杨嗣昌却是个胆子大的人,进言道:“陛下,最怕地就是贼寇死灰复燃,我也曾听说李自成此人无论计谋还是用兵都在高迎祥之上,其实当时京师看起来危险,实则稳如泰山,若是能再给武英侯几日时间,必然可以见贼寇彻底剿灭!”

这摆明了是在指责皇上了,崇祯心中不悦,却也不说什么。

“好了,这事朕的确有错,暂且不说它了。”崇祯勉强笑了一下:“眼下咱们既要抗击金虏,又要剿灭各地残寇,朕今日叫三位来,就是想听听你们地意见。”

杨嗣昌率先开口道:“臣以为,无论抗金还是剿贼,都需要大量兵饷,而现在,内地礼崩乐坏,百姓人心丧乱。朝廷极度缺乏粮饷……”

卢象升打断了他的话:“乱世需用重典,现在已是万急时刻。朝廷必须施行铁腕手段,不计任何代价,向全国开征三十万兵丁,加征两千万军饷……”

“臣极力反对!”杨嗣昌大声说道,然后向崇祯进言道,“从万历朝起,朝廷为强化边关,每年加征的边饷已从五十万增至三百多万;崇祯五年起,为剿灭中原流贼,每年又加征了剿饷三百万两;今年,为练兵扩军,每年再加征练饷七百三十万两。皇上,朝廷在全国每年的正税不足一千万,而加征的各种赋税却高达两千万,超过正税两倍!”

崇祯只听得大惊失色,他只知道朝廷缺钱,却想不到财政已经恶化到了这样严重的地步。

杨嗣昌语气沉重地道:“秉皇上。如今,户部的赋税,已经预征到四十三年以后了。也就是说,今天的各地衙门,已经在预征老百姓孙子辈的税了……这样下去,陛下,请恕臣说一句大逆不道的话,老百姓想不造反都不行了……”

“征税虽然痛不可当,但保住了大明朝廷!保住了祖宗江山!要是不加征赋税,导致金虏入关,那可要亡国灭种!请问,这两个后果,哪个重要?”卢象升也豁了出去:“臣以为,征税征得再苦、再狠!仍留有中兴大明的希望。如果不加征兵丁和赋税的话,几年之后,恐怕想征也征不得了……”

崇祯整个人都沉默在了那,卢象升说的话虽然重,可句句都是大实话,可杨嗣昌说的,自己却也不得不多加考虑。想了会,面向朱斌问道:“朱由斌,你以为这事该如何处理?”

朱斌早知崇祯会问自己,叹道:“臣想要问的是,就算朝廷要再征税,可那些百姓穷得就快要饿死了,没地、没房子,他们拿什么出来交税!”

...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