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以退为进(2/3)

也不会答应的。

官场上的日子,他早就已经熟悉了,离开了官场,那王国鼎就不是王国鼎了。

在一个的北京面馆,王国鼎吃了两碗炸酱面,胃口不错,头上竟浸出了细细的汗珠。他还学着老北京的样子,要了一瓶二两半装的红星二锅头,一碟花生米、一碟鸡爪子,品了品,也很有味道。这顿饭菜,只花了区区0几元,王国鼎却得到了极大的享受。

坊间的生活也很有趣,王国鼎有些舍不得离开这里了。他对一位服务道:“伙计,咱来一份大碗茶!”

伙计高声地应道:“客官你稍等,大碗茶,来了!”

王国鼎一边抽烟,一边喝茶,一边啃鸡爪,他享受到了普通人的幸福。

胡风在京城过得很潇洒,他目前的生活状态基本上就是一个公子哥儿。这样的日子真的能消磨掉一个人的雄心,他甚至对现在这个副区长的位置就很满足。如果不是舅舅王国鼎的一番话,他很可能就这样渡过潇潇洒洒的一生了。

官场是一个奇怪的漩涡,你一旦进来,基本上就出不去了。如果不是到了该退休的年龄,每一个人都是想极力上进的。虽然有不少人都自己对官位看的不是太重,升不升官无所谓。其实话是这么,如果真的有了机会,他们比谁跑的都快。

关于舅舅王国鼎的提议,胡风心里拿不准。他想提为正厅,更想以后接手区长、书记的位置,可他又不想离开京城。

父亲胡一飞就对他:“胡风啊,你相信你舅舅没错的。你舅舅给你的安排是一条以退为进的终南捷径。”

胡风就:“老爸,那我好好想一想。”

胡风在上大学的时候,曾经听到过终南捷径这个词,但这个典故的出处他已经记不清楚了。胡风虽然总是以粗人自居,其实,用他的话,他还是北京大学哲学系有史以来最差的学生。四年下来,差一点没有毕业。他再差,也是北大的学子。

胡风回到家里,又在网上查了查,这才觉得这个终南捷径很有意思。

“终南捷径”这个典故出自《新唐书.卢藏用传》。唐代的时候,有个叫司马承祯的道士,在终南山隐居了几十年,他有个别号叫白云,意思是要像白云一样高尚和纯洁。唐玄宗慕名几次请他出来做官,都被他谢绝了。于是,唐玄宗替他盖了一座讲究的房子,叫他住在里面抄写校正《老子》,他完成这项任务后到长安会见唐玄宗,仍不受挽留,准备还山,碰到了曾经在终南山隐居过的卢藏用。

卢藏用当初中进士后,想快点做官,经人指点跑到终南山隐居,武则天时被征为左拾遗,他的目的果然达到了。

两个老邻居聊了会,卢藏用指着终南山:“此中自有佳趣啊!”司马承祯讽刺他:“在我看来,那里确实是做官的捷径啊!”

后来人们就用“终南捷径”来形容用特殊手段,达到目的的做法,这是含有贬意的。

看看历史,在唐玄宗一朝,胡风觉得,孟浩然是最为倒霉的一个,早年隐居鹿门山,不甘寂寞,到长安参加科举,失利后也隐居终南山。终于有一天在王维那儿碰到了唐玄宗,当然唐玄宗也听到过他的名声,让他发表一些作品,孟浩然当即吟诵了一首牢骚之作《岁暮归南山》,其中有句“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让唐玄宗大为不高兴,他认为孟浩然自己不来考取功名,他也没抛弃过他,就叫他还是回终南山去,你爱隐居就去隐个过瘾吧,从此断送了孟浩然的仕途,这是个隐居的失败例子。

胡风认为,历史上很少有人真的想做隐士,归隐田园虽然悠闲自在,但是却寂寞难耐。因而,冒出了许多沽名钓誉的假隐士来,对于中国古代的读书人来,仕与隐,本不是什么非此即彼、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选择题。“学而优则仕”,无论为己为民为社稷,他们悬梁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