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大漠深处(2/3)

市蜃楼。在这里,你可以骑骆驼穿越腾格里沙漠,也可以乘坐越野车沙海冲浪。咫尺之间可以领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因为这里好看,曾被最具权威的《中国地理杂志社》组织国家十几位院士和近百位专家组成的评审团评为“中国最美的五大沙漠”之一;因为这里好玩,这里又被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旅游电视委员会、全国电视旅游节目协作会、中央电视台评为“中国十大最好玩的地方”之一。

掏去每人15元的门票,进入沙坡头景区,雄浑与清秀、古老与现代的完美结合,让人耳目一新。包兰铁路巨蟒一般穿过沙海,沿线是长16公里、宽500米的防风固沙林带,瀚海中那新月型的沙丘链被麦草方格牢牢地锁着。站在这巨大的沙坡头之上,身后是无边的大漠,脚下是滚滚的黄河,河对岸是耸立于台子草场的香山,明长城那若隐若现的影子在香山的山脊上蜿蜒起伏。

我们提着鞋子,赤脚走在灼热软绵的细沙上,头顶上的毒日头烤得我们一脸汗水。这里的沙子非常细,就是穿上袜子,沙子也透不过去。

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区域,有不少游客排成排把身子埋进沙子里,只把脑袋露在处面。这是在进行“沙浴”,所谓“沙浴”,通俗地讲就是让太阳晒热沙子,数十分钟后,地下水汽透过沙子缓缓地传遍全身,可减轻疼痛,祛除风湿,浴后会感到全身松爽。科学的解释是,由于沙疗地区气候干热,高温的沙粒通过压力向人体组织的深部传导,加快血流量,促进血液循环,从而扩张末梢血管,调整全身的生理反应,进而激活与恢复神经功能,改善患病部位的新陈代谢,活跃网状内皮系统功能,调节机体的整体平衡,以此达到治病的效果。

我们年轻,胳膊腿都没有任何疼痛的症状,也就没有在沙堆里尝试“沙浴”了。我们每人又坐在一方木板上,从沙山上往下滑,不禁有了飞翔的感觉,身下的黄沙轰然如钟鸣,原来这里是我国的四大响沙之一。

来到沙山下,黄河边,颇有江南水乡的感觉。在沙的怀抱里,竟有一汪泪泉,向外翻着浪花,向下叠出一道的瀑布,汇成一条溪,最后涌入了母亲河。在这泪泉溪的两岸,亮着青草,绿着垂柳,亭台楼阁点缀其间,尽现塞上江南的风采。

回首沙山,游人如织,有徒步而下的,有滑沙而下的,有骑着骆驼的,也有乘坐缆车的。有黄皮肤的,有白皮肤的,也有黑皮肤的,但人们的脸上都同样闪烁着晶亮而兴奋的阳光。黄河如一条金色的缎带,在狭长的峡谷间抖动着。要越过黄河到对岸去,有人是乘坐这里最古老也最富盛名的羊皮筏子,这种筏子是用羊皮缝革为囊,一般是用十三只捆在一起,一个人就可以扛着走。每只筏子上可以坐几名游客,在黄河上漂流,险象横生却有惊无险,别有情趣。当然也有人是乘着快艇在黄河上冲浪,还有人是坐着高空吊索在河面上一飞而过,古老与现代在沙坡头的结合竟如此的和谐与完美。

我对聪聪:“妹,咱也穿越一下黄河吧!”

聪聪:“好啊,咱去坐羊皮筏子。”

我们三个人就花20元钱租了一只,当我们穿上桔红色的救生背心,要踏上一摇三晃的羊皮筏子时,聪聪就有点害怕了。

筏子客是一位60多岁的老汉,他对我们:“不要怕,唉,对了,要轻松自然地上来,不要猛劲往上跳。坐在筏上要紧抓绳索,遇到浪子也不用惊慌,只要保持平衡,肯定是有惊无险。用你们年轻的话,咱玩的就是心跳。”

渡河时将羊皮一面置于水中,摆渡时皮筏顺流而下。返回时,老汉则将羊皮筏子扛于肩头,步行至上游,顺流而下奋力向对岸划去。自古就有“下水人乘筏,上水筏乘人”之。当我们问这羊皮筏子是如何制作成的,“峡把式”就用一段顺口溜作了回答。“窜死一只羊,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