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9 代仲英托孤(2/3)

围困不要妄动,切切不可伤了皇帝;让烽火台点起烽火,通知所有关卡警戒,”全国进入紧急状态,京城宣布戒严,擅自出门者斩,私藏武器者斩,参与抢劫的绿营兵也斩!”

雷厉风行的下完了命令,太皇太后便率领着骑兵,风驰电掣的冲出了乾清门,依然跪在地上的施尔康仿佛想起了什么,毅然起身冲出门外:“侍卫弟兄们,跟着太皇太后杀敌去啊。”众侍卫轰然响应,各自去寻找马匹跟着一同出京追击,只剩下一帮脑满肠肥的满汉大员们,面面相觑的看着,不知道干什么好。

紧急时刻军令的下达,在这个时代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有快马最为稳妥,从宫里到丰台大营,骑兵们再整队出发,这就得一个时辰,但这已经是最快的速度了,相比之下烽火台的传递速度就快很多,从京师到天津卫每隔二十五里就有一座烽火台,本来是用来向京师传递大沽口警讯的,如今却起了相反的作用,狼烟从京师这一头先冒起来了,可是只见狼烟没有其他信息,天津卫的驻军也不知如何是好,只能把军队集结起来待命,并不敢向京城方向进发,要知道在没有得到明确旨意之前发兵进京形同与谋反。

等大玉儿亲自率领的御林军冲出永定门的时候,刘子光他们已经快到大兴了,御林军一路急进,路上看到不少中箭的骁骑营骑兵,他们都是尾追刘子光的追兵,被刘子光以百步穿杨的高超箭术射死,看到惨死的八旗健儿,大玉儿更加义愤填膺,策马扬鞭猛追,胭脂马在雨后的土路上掀起一阵泥雾。

刘子光一队人的速度很不平均,既有高大健壮的军中快马,又有农村拉犁的劣马,还有走不快的骡子,整体速度只能被最慢的马匹拖累,幸运的是走到大兴的时候,正遇到在路边等候的代文佩,她和十几个好汉担心后面撤出来的人没有马骑,特地带了二十多匹驿马等在这里,而且还从附近的村子里搞来了清水、面饼和鸡蛋咸菜,看到爹爹和弟弟安全脱险,代文佩喜极而泣,一家人终于又团圆了,老英雄代仲英虽然躺在马车上不能动弹,但是一腔豪气还在,他豪迈的大笑:“傻丫头,哭什么,老子不是好好的吗。”

一行人暂且在路边休息,人吃饭马吃料,趁这个空当,代仲英对女儿和儿子说:“铁胆庄没有了,可是咱们人还在,文佩,文龙,你俩以后就跟着总舵主吧,爹爹老了,不能再带着你们打拼了。”

“爹爹,我要跟着你。”代文龙毕竟是个小孩子,听爹爹这样说话,顿时眼泪流了下来。

“文龙不哭,你是男子汉,要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代仲英慈祥的看着自己年幼的儿子,转头对女儿说:“文佩,去把总舵主请来。”

刘子光嘴里塞满了大饼,听到代仲英找他,赶紧来到马车旁,看到代仲英轺起身的样子,赶紧劝道:“老英雄切莫动了伤口,有什么话你只管说,我一定效劳。”

代仲英轻轻伸手,好像要去抓什么,代文佩赶紧扶住父亲的手,哪知道代仲英反手捏住女儿的手腕,将她的手放到了刘子光的手上。

“文佩,爹把你交给总舵主了,爹知道你的心思,一心想找个真正的大英雄,趁爹爹还有口气在,今天就帮你把终身大事定了。”

“爹爹,鞑子一日不灭,女儿一日不嫁。”代文佩红着脸说,但放在刘子光掌中的小手却并没有拿开。

“文龙,你来。”代仲英又将儿子唤到跟前,道:“把辫子割了。”

代文龙不知道爹爹什么意思,但还是毅然将留了许多年的辫子一刀割下,摆在父亲面前。

“儿子,记住咱们是汉人,不是鞑子,这种猪尾巴一样的辫子只有鞑子才留,从今以后,你就跟着总舵主,不对,是大明朝的镇武侯干吧,虽说好男不当兵,好铁不打钉,但你当的是镇武侯手下名闻遐迩的红衫军,能够真刀真枪的和鞑子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