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9 九品把总(2/4)

,我就进京去吧,等到阮侍郎接任之后,你等要谨遵将令,不得怠慢!”

众将很不服气,有人说道:“朝廷的意思未必是皇上的旨意,谁不知道现在把持朝政的是太监和外戚。”袁崇焕闻言沉默了一会说:“皇上大婚之后就要亲政了,皇上英明睿智,大明中兴就在眼前了,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咱们一定不能乱,我此次进京会将战况详细禀报给朝廷,争取得到水军的支持,渡过黄河,直捣北京。在此期间你们不能轻举妄动,制造口实给人家。”

众将这才悻悻的散了,袁崇焕单独把刘子光留下来,两人坐在后堂密议。“看来太后和黄阉这次的斗争势均力敌啊,一个统军,一个监军,既要夺了袁某的兵权,又不让对方坐大,哼,这帮人如果把精力用在对付外敌上,大明早就恢复原来的疆域了,不用说,山东全省的官吏名额都是朝中两派妥协后的产物了,可怜山东父老刚从满清的苛政下解放出来,又要被这些人盘削!”袁崇焕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如果袁某占着位子不走,那情况势必更加恶化,朝廷派遣军队围剿,满清再伺机反扑,那山东又要燃起战火了,将士们的家眷也都在徐州或者江南,所以决不能和朝廷公然翻脸,刘将军你说是也不是?”

“大帅所言极是。”刘子光答道,复杂的政治他搞不懂,但是他知道现在造反决不是好办法,以徐州军的力量尚不足以对抗朝廷,“大帅有何良策?”

“听说皇上大婚的日子不远了,大婚之后太后就不能再垂帘听政了,既然太后方面的权力要收缩,那她断不能容忍黄阉的势力借机壮大,必然会设法削弱黄阉方面的势力,这样一来,鹤蚌相争,渔翁得利。皇上就是渔翁,咱们这些忠臣要帮皇上逐步取得权力,,大明朝自开国以来,胡蓝之案,靖难之战,自相残杀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不到万不得已,还是不要妄起刀兵。京城里我还有些故交,此番就任兵部侍郎,定要走动走动,帮皇上联络一些力量,集体上书请愿,我就不信大明没有忠义之士了。”

原来袁崇焕准备搞和平请愿,刘子光顿时觉得很没劲,但是看到他一副慷慨激昂,忧国忧民的样子也不忍打击,只好敷衍了几句把话题扯到他的新官衔上。

“大帅,我这个兵备道团练把总、修武佐校尉算是几品官?能带多少人?”

“嗯,刘将军末要在意这些虚名,皇上不是已经暗自授予你大将军的称号了吗,此等微末之职,不提也罢。”袁崇焕打了个哈哈不做正面回答。在上次的奏章里他详细介绍了刘子光的功劳,可是朝廷居然给了这么一个官职,实在让他不好意思面对刘子光。

两人讨论了半天也谈不出什么结果,刘子光带着朝廷赏赐给他的官服回府了。

*****************************************************************

漱玉居中,刘子光换好了官服从屏风后面转了出来,第一次正儿八经当官的他还是很兴奋的,头上端正地戴着乌纱帽,两个短短的帽翅颤巍巍地在脑后晃悠,脚下是白底黑身的官靴,腰间是乌角的带子,手里是槐木的笏板,宽大的绿色圆领补服穿在身上威风凛凛,官服是崭新的,还带着长期叠压的印迹,伺候老爷更衣的小丫环扯了半天也没扯平。

彭静蓉在一旁吃吃地笑:“朝廷命官了哦,真了不起,先前不是说皇上封你做护国讨逆大将军吗?怎么发了个绣海马补子的绿袍?”

原来胸前这个奇怪的动物是海马,怎么听起来不那么顺耳啊,刘子光拿出他的委任状给彭静蓉看,“你看看这是什么品级?我怎么老觉得这个把总的名字那么不顺耳啊。”

彭静蓉接过委任状扫了两眼,更加笑得花枝乱颤,“修武佐校尉是最低的品级,从九品而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