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九四章 憋屈的夏国皇帝(1/2)

夏国,皇都商丘。

皇宫之中,夏朝皇帝一脸郁闷的坐在王座之上,听着文臣武将们在讨论。

粮食被劫走的事情早已传到了他的耳中。

之前那批粮食出自国库,按理来说应该算是夏朝皇室资产。

毕竟整个夏国都是人家的。

你说夏国皇帝难不难受?那肯定是难受的,明明拿出了将近十万石粮食,却什么事情也没做成。

要知道这可是整个夏朝二十分之一的粮食储量,虽然不多,可也绝对不少了。

而且这些粮食虽然不能彻底解决这些小国的问题,但却是足够让他们暂时度过燃眉之急了。

毕竟百姓们手里有了粮食,民心也就安定下来了。

再加上农民们围城可死了不少人,这些人死了之后被埋葬在地下,就成了土地的养料,可以让土地更加肥沃。

而且人少了,消耗的粮食自然也就更少了。

特别是那些小国的王室、世家大族都被清理掉不少,这样一来消耗粮食的大户也少了,这些粮食讲道理其实够起义的百姓们消耗一段时间。

可现实是这些粮食根本就没有到这些小国百姓们手上啊!

嬴泽将这些粮食聚集起来,然后选择了慢慢发放给这些小国的百姓们。

百姓们并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大秦用一堆来自夏国的粮食掌控住。

他们只知道有人每天在各大城池里建棚施粥,他们有粥喝,能活下去,自然就不会闹事。

对于这些百姓们来说,他们起义的唯一目的,就是让自己活下去。

现在目的达到了,他们的想法自然还是要回去继续种地,安土重迁、故土难离,都是形容他们现在的情绪的最佳词汇。

但显然嬴泽并不想让他们离开,嬴泽还需要他们来进一步攫取夏国的粮食!

正月初十到正月二十,十日之间,管事儿的乐毅以百姓们的口吻一连朝夏国上书三十二封,请求夏国再运些粮食救济这些百姓们。

国书之中言辞恳切,态度非常友好。

国书送到夏国皇帝面前,那夏国皇帝能怎么办?只能让属下讨论一下呗。

这一讨论又是三天时间,然后得出一个结论,再从国库里调集二十万石粮食,派兵五万,运送到这些小国境内,并有这些士兵负责将粮食分发下去,并占领这些国家的土地,正式将这些徒弟纳入夏国的统治。

虽然肉疼,可夏国皇帝最终还是同意了这个方案。

至于之前的那十万粮食,就当是被山贼夺去,先安定了这些小国,并把土地和人口拿到手,再调转枪头来收拾这山里的贼匪。

夏国皇帝是这么想的,因为他的群臣是这么说的,而且都说的挺有道理的。

于是乎国库之中再次拨款二十万石粮食,并派兵五万“护送”这些粮食,前往东边的小国。

大军护送着粮食出了夏国最东边的虎龙关,便入了崇山峻岭。

从这里开始,路便不好走了,只能是通过人力推拉独轮车,才能勉强行进。

但进攻也是不可能进攻的,四周都是悬崖峭壁,根本不可能有人能在这里伏击夏国的大军。

夏国将领们是这么想的。

然后便是一片利箭,如雨而下,精度却又高到可怕,根本不给这些夏国士兵活路。

王翦统领下的蛮人战士们全部接受过秦弩队的训练,是毕业了之后才独立成军的。

此刻他们前后一堵,手持诸葛连弩,虽然人数只有夏国大军的十分之一,可却完全不怂夏朝大军的攻击。

不仅仅不怂,他们还死命的往里冲杀,就好像此刻他们才是人多的一方似的!

你别说蛮人战士们在山林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