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三章沙漠绿洲(2/3)

土着在冲向日军阵地的路上就被日军猛烈的火力消灭了。

牛小山沮丧地回到加里曼丹岛上的营地。

“日军派来了炮艇,火力异常凶猛,土着一冲出仓库就被干掉了,嵊山岛这个穿越点只能放弃了。”牛小山对顾飞扬道。

“你们虽然只在嵊山岛呆了短短数月时间,可是我们却得到了大批的机器、设备以及技术人员和数万移民。日军留给我们的几座工厂也相继投入了运行,这就足够了,新的穿越点我已经想好了,就设在陕西榆林北面的毛乌素沙漠内。”顾飞扬道。

牛小山走到墙壁上挂着的中国地图前,找到了毛乌素沙漠的位置,仔细研究了半天,对顾飞扬道:“把穿越点设在这里固然可以避开日军的骚扰,可是我们引入移民、机器设备还有人才很不方便。”

“我之所以选择毛乌素沙漠作为穿越点,因为我计划将那里变成一个永久穿越点。”顾飞扬道。

“永久穿越点?”牛小山惊讶地问了一句。

顾飞扬点点头,“时空传送器现在使用的系统只是能支持时空传送器瞬间开启时空隧道,我们可以通过飞船里的计算机更换时空传送器的系统,使其能够将时空隧道的开启时间延长到数百年,以前之所以没有这样做是因为我们缺少中国地理的详细数据,没有找到最理想的穿越点,这几个月,你们从上海带过来许多地理书籍,还有几位地理学家,通过请教这几位地理学家,研究地理方面的着作,我们得到了比较详细的中国地理数据,我们将这些数据输入计算机,把选择永久穿越点的工作交给了计算机,计算机为我们选择了毛乌素沙漠。我们可以通过时空隧道把加里曼丹岛上的河水灌入沙漠中,在沙漠中营造一片绿洲,然后把飞船基因工厂生产出来的动植物引入绿洲里,使其繁衍生息,而不必担心会对这个世界造成生态灾难。”

牛小山听了顾飞扬描绘出的这幅图景,想象着沙漠变成绿洲的样子,十分振奋,“这项工程大概需要很多年吧。”

“利用基因技术生产出来的动植物生长周期很短,比如速生树木,三年即可长成合抱粗的大树。一条鳄鱼只需一年就能长成三十多米长的大鳄鱼。”顾飞扬道。

“假使绿洲能够建成,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加里曼丹岛上的丰富的资源,同陕西、山西、河北交换人口、机器、设备、人才……即便日军大举入侵华北,渡过黄河,攻入穿越点,我们也可以毫无顾忌地在短时间内在飞船基因工厂里生产出大量的变态生物,消灭日本侵略军。”牛小山道。

“你说的不错,这正是我们选择毛乌素沙漠作为穿越点的真正原因。”顾飞扬道。

时空传送器被连接到飞船的计算机上,更换了时空传送器的系统,时空传送器被放在卡普阿斯河的源头,时空传送器开启时空隧道,卡普阿斯河奔流不息的河水被时空隧道吸进去,河水从时空隧道另一头流出来,灌入毛乌素沙漠干旱的黄沙中。一个多月不停息地灌入河水,毛乌素沙漠清水河断流处形成了一片相当于五六个足球场大小的湖泊,而且随着河水的不断涌入,这片湖泊在不断地向周边扩展,并沿着清水河曾经的河道向北不断延伸。牛小山带着国民军驱使数万土着从加里曼丹岛运来泥土、石头、原木,在湖畔建造房屋,随后将石头在湖畔围起一座座围墙,围墙里铺上泥土,在里面栽种草木。在一片沙漠里建造一片绿洲,这是怎样的宏伟工程,这项工程不断对中华民族有着深远意义,对人类生活的这个星球也意义重大。它一定会惠及子孙万代,彪炳千秋。想到百年后自己会因为创造了这个奇迹而青史留名,牛小山就不禁热血沸腾。在这个时空整个1934年的时间里,从春天一直到秋季,牛小山都在没日没夜地带着国民军驱使土着扩展这片绿洲。湖泊的面积向外延伸了数十倍,一眼望不到尽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