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八章 点石成金(2/3)

矿采金,麻那巫为汉人提供食物和其他需要的物品,汉人以武器盔甲为交换。

说干就干,楚风展开了金矿建设工作。

先,要把金子从山体中挖出来,这一步和挖煤挖铁没有任何区别,浅层直接挖,深层打坑道,用巨木支撑……

挖出来的矿石,放进铁质破碎机里,土人小工摇动机器,锤子旋转着砸下,把大块矿石砸开,这时要肉眼看看,把灰白的石英石、黑黄的黄铁矿这些杂质拣出来扔了。

精选过的矿石放到粉碎机里,粉碎机可以看作一个钢制的磨,把矿石粒磨成矿粉。

接下来是水选,主要是利用金子比重大、在水中下沉快的特点:高处挖个水池,用木槽将水流引出,水池旁置米长、0.6米宽的摇床,上面刻着80个横槽,摇床上放着竹制摇筛。

用畚箕将粉状金矿撮进摇筛,边摇动摇筛边打开水闸从池中取水冲洗。含金矿沙透过筛孔流到摇床上,比重较大地金矿沉下来,留存在摇床地横槽内,杂质则流人尾渣池。反复冲洗十余次,待矿沙内所含硫化铁等杂质大大减少后将金矿倒到盆子里。手持金盆在水池内前后左右摇荡、再洗去杂质。

这就是岩金矿采掘的全过程,河里地砂金就更简单了,直接把摇床放到河里,用木棍捣河底,让泥沙翻腾起来,顺着河水往下冲,金砂下沉快,就留在了摇床的沟槽里,然后再细细的洗选几次,让金砂纯度提高。

不管是挖山采的岩金,还是河里淘的砂金,都要混汞提纯,最终得到黄金。

汞,又称水银,很早就被中国人认识、利用了,《史记.秦始皇本纪》说:秦始皇陵“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说明秦代就能大规模使用水银成品。

只要有辰砂矿,就有水银。辰砂,又称朱砂,化学成分为硫化汞,台湾岛上很多,加热还原就能得到水银。

混汞法是一种古老的黄金提纯方法,只要有耐心,可以提到很高的纯度。楚风指挥工人们抬出一部比矿石粉碎机更加精密小巧的钢磨,将细细的金矿粉、银白色流动的汞和清水加进去不断研磨,直到没有肉眼可见的黄金颗粒为止,此时黄金与汞生成金属间化物,金色银色混在一起,如露珠般滚来滚去,煞是好看。

然后把上好的硫磺粉掺进去,与上述金属间化物混合研磨。混合充分后,在空气中加热培烧,此时,多余的汞挥,金粉附带的铁铜等贱金属先生成金属硫化物,后期生成金属氧化物,而黄金性质稳定,不生化学反应。

多次重复以上操作,尽量提高纯度。这个操作要让工人们戴上口罩,尽量站远点,并在通风良好的情况下操作,主要是为了防止汞蒸汽中毒。

最后要加硼砂了,楚风指挥着工人,把硼砂——青白色的十水合四硼酸钠晶体,加到黄金矿物中去,在高温下熔炼,氧化铁氧化铜等贱金属氧化物,与硼砂反应生成低熔点物质,浮于液体上层,看上去和炼铁时炉渣漂在铁水上是一模一样的,纯金则沉在底部。

除掉渣滓,就得到了金光灿烂的金饼子,如果炼制中精细一些,黄金纯度可以达到百分之九十九。

金矿工人中,特意安排汉人做管理岗位,土人则在那些污染重的一线岗位上,他们的家人、部族都在台湾岛,离这里上千里路,附近莽莽森林,和吕宋的部落民语言不通,不怕这些土人搞什么名堂。

山坡空气流通好的隘口,楚风用绳子做了个吊床,躺在上面喝点小酒,旁边,麻那巫看着这位汉人“罗”,简直崇拜得五体投地。

汉人东搞西搞,不知怎么地就从石头中弄到了黄金,黄金,可是敬神的贡物啊!点石成金,是哪位大神的神力?

见楚风颇为高兴,麻那巫结结巴巴的问出憋了七八天的问题:“伟大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