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相聚(2/2)

长了一个188的大高个。

“六叔。”他早一步从公交车上下来,跟盛昱龙打了招呼。

盛昱龙笑着拍了一下他的肩膀,转而去接刘娟手里的行李:“嫂子,给我吧。”

刘娟也没客气,把手里的包给了他。盛昱龙又跟陶建国打了招呼,说:“早知道你们带这么多东西,我就开车去接你们,你非不肯。”

“坐公交车方便,而且让陶然熟悉熟悉路,以后回家也方便。”公交车上有些挤,陶建国穿了棉服,背了个最大的包,出了不少汗。盛昱龙说:“包给我。”

陶建国不肯,可还是被盛昱龙给抓过去了。那么大的两个包他提着仿佛不费力气,二月初天气还很冷,他却只穿了个迷彩服,用劲的时候身上能看出肌肉的力量感。陶建国对刘娟说:“还是老六力气大,我如今是不行了,越来越胖,手上也越来越没劲。”

“再过两年你更不行,得服老啦。”刘娟开玩笑说。

盛昱龙一边朝车子的方向走,一边问陶然:“包沉不沉?”

陶然也背了一个包,装的是书,其实还挺沉的,不过他摇摇头,说:“不沉。”

不过把行李往车里放的时候,盛昱龙接了一把,大概没料到那么沉,冲着陶然看了一眼。

来的时候公交车人多,只一个座位给刘娟坐了,他们父子俩都是站着过来的,站了一个多小时,那一书包的书平时背一会也就罢了,时间久了勒得肩膀和脖子生疼,他都出汗了,脸色有些潮红。他皮肉细白,热了累了都会有潮红色。

陶建国坐到了副驾驶,和盛昱龙寒暄。陶然和刘娟坐到了后面,车子从一中门口过去的时候,陶然有些有些激动,指着窗外说:“妈你看,一中。”

一中比他们县高中要大,也漂亮很多,学校的建筑是苏式的,尤其是主教学楼,浅红色的四层楼,半掩在冷峻的油松之间。当年中苏交好的历史也在这座城市留下了些许痕迹,苏式建筑隔一段就能看到一座,只是没一中的主楼宏伟。又过了几分钟,车子转入一条较为安静的街道,大概是道路两旁的梧桐树占了太多地方,街道看起来有些窄,刘娟看了看外头说:“好像到了,离一中是挺近的。”

那是一排苏式红房子,两层楼,红墙坡顶的样式,墙面已经有些斑驳,因为街道旁的老梧桐树枝干伸的太远,有些已经抵在了二楼的坡顶上,有几户人家在窗户上摆满了绿色盆栽。

陶然探出头,看到小区门口写着“红房小区”四个字。

名字不起眼,但却是长海市民提起来都会知道的一个地方。这里原来是市政府某机关的家属院,能在这里住的人非富即贵。小区有点老了,五十年代建的,原来叫建设一村,后来因为房子都是红的,大家都叫红房子,就改成红房小区了。后来长海市主力开发城南,这个位于老城中心的红房小区便没落了。不过陶然很喜欢,他以前只在电影里看过这样的房子,感觉像那个红色年代才有的。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