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七星宝刀(2/3)

壮迁移到边郡,比如五原郡整个郡在籍、缴税的人口才两万口,虽然五原郡很大,可真吃不下这三万人。

最怕的是这三万人靠近边塞,过着几乎被流放的生活,必然对朝廷不满之极。若被鼓动作乱,那提议、负责这件事情的人会被连坐。

所以在内军屯不行,在外军屯也不行,不是真不行,而是没人愿意站出来惹火上身。这三万人的烂摊子就砸到匈奴义从营身上,仿佛监工一样,看押这些降军修缮河渠。冬天能做什么工程,无非给彼此找个事情做而已。

匈奴义从营说不上劳苦功高,但也有一番苦功在。作战时吃不到果子就算了,打完仗还要留在这地方干瞪眼,自然积怨难消。

于夫罗苦笑摇头:“本王所部五千余,有三千余出自五大部,能与本王同进同退。若率全军回王庭,除这三千五部将士外,余下两千会一哄而散各归其部;若是率三千五部将士回王庭,本王前脚走,余下两千将士眨眼就乱。汉家皇兄自然知我愁苦,而这三万余俘虏不能放,也不能全杀了,就似泥潭一样,让本王想去去不得,停留此处只会越陷越深。”

没有动弹的机会,驻屯在酸枣,只会一日日的积累怨气,完全就是个死循环。解决办法有三个,要么皇帝、朝廷发善心,调其他部队来看管俘虏;要么于夫罗不管不顾,带着部下拍屁股走人;再要么,解决这三万俘虏,要么安排妥善,要么全杀了。

杀了的话,朝廷会不会追究?会追究,也会大松一口气。

可谁敢杀,杀了的话基本上名声就彻底毁了。

皇甫嵩在河北指挥作战时,就没杀过俘虏。顶多就是黄巾军投降时不纳降,屠城时屠的也是没投降的城,对于投降成功的贼军,还真没屠杀过。

见魏越沉吟,于夫罗下巴一扬:“魏从事,本王与你父亲、舅父也算相熟,两家可谓世代通好并无龌龊。故而你父提亲,本王稍稍考虑就应下了。如今我国内不稳,你我于公有袍泽之谊,于私有翁婿之情。这三万降军就如大山一样压在我部儿郎身上动弹不得,故而,魏从事于情于理也该为我部搬除这座大山,本王许诺事成后,以千户做女儿嫁妆。”

千户人口,很大的手笔,就算花钱买人口,也要四五千金。

黄盖听了不由斜眼打量魏越,见魏越神色平静不以为意,不由心中佩服黄琬的远见,反正江夏黄氏拿不出这么丰厚的嫁妆。

稍稍考虑后,魏越道:“此事魏某来前就与侍中会稽山阴韩公、江夏黄公有约,待韩、黄二公说服朝中下发迁移诏令后。魏某会迁这三万余俘虏去并州充实边地人口,到时还需右贤王协助。”

说着露笑:“若右贤王再无他事,这公事就算是完毕了。”

于夫罗轻轻点头,坐正身子笑道:“那就聊私事吧。”

说着瞥一眼黄盖,黄盖道:“右贤王有所不知,扬祖已与我兄定下婚约。”

“哦?黄司马之兄,何人也?”

“侍中,江夏黄琬。”

黄盖说着打量于夫罗,见他神色一凛,随即面现喜色:“如此说来,本王、扬祖、黄司马是一家人了?想来,黄公在其中出力甚多啊。”

“我兄的确废了不少心思。”黄盖说着扭头看魏越一眼,回头对着于夫罗继续说:“其中还委屈了扬祖,为避免朝中怀疑猜忌横生枝节,扬祖与我黄氏的婚约知之者甚寡。”

于夫罗听着点头,又吩咐帐中烤羊青年:“本该如此。去卑,上羊。”

帐中烤羊青年出帐喊来一些匈奴贵族青年,铺好一张大木板摆放烤羊后,这叫去卑的青年取来酒侍立一旁。

于夫罗、魏越、黄盖在端来的水盆中洗手后,围着烤羊盘坐,于夫罗从腰怀中抽出一口黄金鞘装的短刀倒持递给魏越,笑吟吟:“塞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