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曲梁之战(二)(2/3)

自可阻断敌军。”

卢植陷入沉吟,李立策马出列,抬手指着马泽,不解问:“扬祖说湖边芦苇地中难以行人,泥沼有吞人之力。为何又说能派人潜匿于芦苇之中?何况,以马泽周边芦苇之盛,潜匿其中纵火,岂有生还之理?”

仲夏之际,新的芦苇还没有长好,碧绿新芦苇与枯黄的芦苇杆交错而生,待到六七月时,才会彻底一片葱绿。

魏越没有直接回答,以微笑回应李立:“魏某自有良策。”

李立紧紧皱眉,道:“此处关系冀州战事顺逆,扬祖莫要意气行事。”

“呵呵,军法如山,我怎会拿自家头颅说笑?”

魏越反问,这三天他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李立会把这个任务交给他。这里虽然靠近邯郸,勘测这里与危险挂不上勾,李立亲自出面让他来勘测,不是要害他,也不是要打压他,是故意折腾。

这是魏越能想到的唯一答案,自己在尧山之战前后立下的功勋令李立挂不住脸皮,这才找机会消遣自己,以此好让他自己心里舒服一点。

因此,他也就对李立没什么敬意,毕竟知识是宝贵的,为了求学,几乎寒门士子都是名门学阀的门人弟子,成为人家半附庸;知识若是廉价的,李立也不会顺应卢植的征辟来军中做事。

卢植心中构思良久,问魏越:“扬祖能有良策潜匿芦苇之中?”

魏越皱眉,难道让自己带人躲在里面放火?心中狐疑,魏越点头道:“以马泽芦苇之茂盛,潜匿两三千人不成问题。不过其中多蚊虫瘴气,不适于潜匿过久,否则会感染疫疾。”

难闻的沼气不算什么,关键是传播疟疾的蚊子;可难闻的沼气能引申为神秘的瘴气,卢植等人对瘴气有一定了解,对于小小蚊子缺乏必要的尊敬。

卢植眯眼打量远处的马泽,道:“千余人足矣,能虚张声势惊扰敌军便可。扬祖若能将千余人安置在马泽中潜匿,那老夫就在这里与蚁贼一战。”

只要别让自己来喂蚊子就好,魏越点头:“愿立军令状。”

“也不需你立状,给你两日时间准备,要乘夜色潜行至此,入伏泽中。稍后回营,扬祖可来寻老夫支取物资,协商兵将之事。”

卢植说罢看向自己的牙门将,牙门将驱马上前,按着卢植吩咐,亲自领了十余骑去马泽湖边检查,魏越亲自检验过的地形,自然不会心虚。

没多久这帮人回来了,一个个双腿染满腐烂恶臭味儿的淤泥,倒霉的一个陷得深,自腰部以下都是臭泥,若不是早有准备,这帮人能生还几个也是个问题。

李立抬手捂着鼻子,很是疑惑魏越怎么能解决伏兵于其中的问题。

卢植也怀疑,当夜回营后询问魏越,如果无法执行伏兵马泽之计,那就取消,反正这场战斗马泽中的伏兵只是添头,对战局的影响微乎其微。在马泽中伏兵,为的就是堵截更多的黄巾军溃兵,并预防更多的黄巾军惊慌之下跑到沼泽中淹死。

魏越不喜欢杀太多的黄巾军,卢植也不喜欢。

其实这个问题很好解决的,只是卢植等人一时没想到而已,芦苇编制品是常见的生活器具,芦苇茂盛之处为了方便采伐芦苇,都会有小船之类的载具。小船的存在就是为了方便和避免陷于淤泥之中,只要解决浮力问题就行了。

魏越稍稍几句话就让卢植反应过来,这就一层膜的事情,见如此简单卢植就道:“既然如此简便,扬祖就将此事交与他人,专心参谋军情。”

魏越笑笑应下,他是真的不喜欢喂蚊子,倒霉感染疟疾后半条命就没了,提醒卢植:“马泽中蚊虫瘴气为害,执行部伍不若多涂油脂于体表,避免肌肤与瘴气接触,想来应该有一定效用。”

觉得魏越的话有一定道理,卢植点头应下,笑问:“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