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筹划(2/3)

要的麻烦,最好所有人能都遗忘他这个负责后勤的别部司马,到战后评功时再说。

至于历史上卢植被下狱,对此魏越毫不担心,当今那位皇帝也不是那么昏聩,做事情虽然奇葩,但知道哪些人能大用,哪些人不能用。总感觉卢植被皇帝借故下狱,似乎是一种赌气行为。

只要卢植活着,谁能黑掉他的军功?

没多久,厅堂中诸校尉你一言我一语,在宗员、郭勋定下的要求中将一个动静结合、以静制动、后发制人的计划不断完善。

在作战计划中,宗员率部朝东南行军向卢植部靠拢,同时郭典部积极备战做出固守钜鹿的姿态;随后宗员部改道向西迂回赵国,以奇袭战术攻拔邯郸;而郭典部要做的就是等待赵国公孙勉部来犯,并迎头痛击,无法击溃公孙勉部也要将他拖住,等待宗员部回师夹击。

这个战术唯一不可控的就是公孙勉部,如果公孙勉部如预料的那样来犯钜鹿再好不过;若公孙勉部坚守不出,那也要贯彻攻取邯郸的战略意图,即宗员部先攻,郭典部后继,两部合力围攻邯郸。

哪怕不能短时间攻取,也将吸引大量的黄巾军援军,届时卢植中军就有战机了。

定下计较后,其他校尉、别部司马依令去做准备,魏越则留下进行最后的计划。

宗员饮一口茶,问:“魏司马以为我部当带几日干粮?”

魏越眨眨眼,道:“军士每人携带八日干粮不会影响行军脚程,我部千人有车马四百二十辆,可运十日干粮与三十万箭矢。”

他不需要运输备用军械,没有战斗能激烈到损毁双方军械,人体相对于军械来说实在是太过脆弱;即便战斗时有军械损毁,战后扎营时也能进行修复。所以魏越的辎重营主要负责运输人、马所需的粮食,药材,以及箭矢这类消耗品。

宗员又问:“军中箭矢储备几何?”

魏越眨眨眼,斟酌着回应:“我军自邺城来时运输五十万有余,分拨巨鹿军约十万,还余四十万。临战,我军留三十万,应再分拨巨鹿郡十万。”

宗员缓缓点着头道:“有见地,应该照顾巨鹿郡。但本将需要这十万箭矢,魏司马若运输这四十万箭矢之余,还能运几日军粮?”

“五日。”

魏越说着皱眉,左右看一眼厅堂中,却不见其他书吏,便疑惑问道:“宗将军莫不是要督率我部为饵?”

宗员抚须不语,双目眯着细细打量魏越:“自邺城发军时,卢公就多有嘱咐,多扬祖有奇计,令某不可轻慢。如今军中谁都知道中原战场失利于敌在于军中有奸,那我北路军呢?”

魏越微微颔首:“是,若我军中上下一心,此刻张宝不可能采取守势。以冀州黄巾军威势,却对我军退避三舍,可谓是咄咄怪事。”

就连宗员所部运输军械补充郭典部,也是悄悄隐藏一半兵马,为的就是吸引黄巾军来攻。可张扬、痛恨官军的黄巾军没有动静,几乎是坐看宗员部抵达钜鹿,对郭典部完成补给。

见魏越如此,宗员也就放心了,摆手道:“扬祖回去就如此安排,以五日军粮为限,余下尽携箭矢,若有多余运力,以药材、采伐器具为主。切记,对外只说运箭二十万,老夫会托郭典差人来领取箭矢,扬祖与其军粮便可。”

魏越缓缓抬手抱拳,却问:“我军为饵,目的何在?”

“邯郸。”

宗员吐出两个字,见魏越神色恍然,宗员严肃脸上也挤出笑容:“这是没奈何的事情,中原失利于敌,我北路军若无大建树,有心作乱却无胆之辈会蜂拥而起。眼前唯有收复邯郸,并大破贼军一阵,方可重振朝廷威势。”

这是为政治、舆论而不得不打的一仗,而冀州黄巾军普遍浮躁、骄横、求战的心态也适合打这一仗。为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