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蓄力(3/3)

魏越根本不清楚自己用心书写的‘请战奏表’下场如何,此时抵达钜鹿郡与郭典部成功会师后,他正着手扩编辎重兵,大约要招纳七百左右的兵员,各级军官可以从宗员那里讨要,可军吏严重不足。

这恰好就是从地方搜刮……招纳人才的大好机会,正好赵国被张宝部彻底打破,原来的赵国国相战败后失踪,此时有大量的赵国残存官吏与豪强率领义兵作战,此前半隶属于郭典,受郭典影响,配合郭典所部钜鹿军作战。

毕竟郭典不能跨境指挥赵国的义兵,彼此虽有军事上的配属关系,实际上并不存在隶属关系。故而,宗员部抵达钜鹿后,全面收纳一切能收纳的指挥权,包括郭典所部钜鹿军的指挥权,赵国境内的义兵、零散官军的指挥权自然也落到宗员手中。

宗员有名义有责任也有充分的资源吸纳义兵扩编军队,郭典也有卢植的军令和大量军械做支持,也开始整编钜鹿境内的所有义兵;这种时候魏越也开始扩编,论职权他受宗员限制,论影响力他不如郭典。

这就注定魏越无法自己招募、整编零散义兵,只能通过宗员的再分配得到兵员、军官补充。

唯一能做主的就是军吏任用上,冀州战败后依旧保持抵抗意愿的官吏要么聚集在邺城,要么投奔郭典,这些官吏精通律法,并拥有实战经验,是最好的军吏补充对象。

魏越需要这些军吏,宗员、郭典也需要,魏越又受制于人只能对宗员妥协:我只要三五人。

不要三五十名军吏,只要三五人,但要有优先权。

于是,宗员那里新编成的厚厚花名册落入魏越手中,可他死活就是找不到‘常山赵云’这类信息,倒是有很多姓赵的官吏、豪强,也有常山真定出身的赵氏豪强。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