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奸细的力量(2/3)

朱儁帐下也有魏越认识的人,如韩胤、陆骏这两位江南出身的士人就被朱儁选为帐下从事,魏越的朋友虞翻以门亭亭长的身份负责朱儁起居警卫工作,张邈之敌张超也在右路军中担任从事。

陆骏反对朱儁的冒险计划,他坚持认为在没有皇甫嵩援军的情况下与波才所率领的中原黄巾军决战是轻率的决定,并企图通过虞翻来规劝朱儁。毕竟意外因素太多,没有足够的军力支撑防线,这样去决战若一帆风顺还好,若是陷入对峙僵局或不利地位,军力少的弊端将会集中爆发,会在极短时间内令全军将士作战士气陷入低迷。

陆骏不喜欢当官时的约束感,跟绝大多数士子有本质上的区别,能算是奇葩一朵;虞翻也不是正常人,明明是诗书传家,偏偏却是个崇尚武力又沉默寡言的性子,跟善于交际、言谈的名门子弟完全靠不上边。

尽管陆骏从方方面面阐述自己的论点,可虞翻不是朱儁,跟虞翻说这些没用;陆骏以为自己能用道理说服虞翻,虞翻会帮他;可虞翻却觉得这事情跟自己没关系,陆骏应该去和朱儁说,而不是跟他。

故而,待陆骏说完后,虞翻给出一个解释:“当年朱侯以五千家兵荡平交州近十万叛军,昔日十万,今日也有十万;当年朱侯手中不过家兵五千,如今却有朝廷精锐近两万之众……若固守待援,岂不为天下人所笑?”

“就因颜面之故,朱侯便要冒险逆击十倍之敌?”

陆骏大感荒唐,脸色难看要追问,却被虞翻摆手制止:“非是颜面之故,而是朱侯认为蚁贼与交州叛军并无区别,甚至还有所不如。”

虞翻不愿意介入此事,他没心情给陆骏跑腿,反正两人又不是一类人,缺乏共同语言;陆骏不得已只能亲自去找朱儁,这种谨慎作风反倒让朱儁赞扬……然后陆骏被派去联络皇甫嵩。

你不是说援军很重要么,那你去催援军好了。

黄巾军闹很大,往往一个里一个里的人拖家带口参与进来,也有很多郁郁不得志或同情、认可太平道理念的官员背叛朝廷,或不动声色做着奸细勾当……可有一点很重要,虽有太守级别的重臣投贼,却没发生过军队成建制投贼事件。

而当年交州掀起的大叛乱中,一郡太守带着本郡军民一起叛乱……这才是严格意义上的叛军,是朱儁眼中的叛军;而黄巾军,仅仅是蚁贼而已。所谓蚁贼,以蚁喻人,除了指人员密集数量很多之外,还有‘盲从’的味道,只要弄死领头的,其他蚂蚁可能就散了。

这就是朱儁眼中的区别,一个是正规军必须做好完全准备后再打;一个则是连流寇部队都不如的蚁贼……应该很好对付,没必要等皇甫嵩左路军过来。

与卢植一样,朱儁也有着自己的战略观,在其位谋其政,卢植要把河北被动的防御战打成主动权在手的进攻战,朱儁也有差不多的想法,尽管他这支右路军综合实力仅仅与北路军略同,比不上后续出征得到更多兵源补充的左路军。

波才所率领的中原黄巾军在朱儁看来就是乌合之众,朝廷平叛兵马就该有朝廷平叛兵马的气势,岂能跟地方仓促动员、征集起来的义军一样战战兢兢行事?

说白了,朱儁准备以小股精锐部队发动一场可控的突击战,以此振奋各地守军、义兵以及大军士气。

这本该是十拿九稳的一场胜利,也该如朱儁预料的那样胜利后鼓励整个颍川、豫州战场的守军士气。然而面对有所防备的黄巾军,朱儁派出的千余突击队折损近半才突围而出,直接导致颍川战场各处官军士气大降。

招募淮泗精锐的孙坚也率部抵达颍川,在这里与朱儁汇合后也受到战败阴影打击,所部千余人军心惶惶,跟着右路军开始大跨步后撤,就连孙坚也陷入激愤情绪中。

这不过是首战而已,稍稍失利也在可接受范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