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战术(3/3)

子布置在阵线两侧,这是典型的大横阵,拼的就是人数:人数越多,展开的阵线就越宽,布置的阵线也就越厚。阵线比对方宽,意味着可以形成夹击;阵线比对方厚,意味着战斗纵深大,阵线中的军士可以交替作战,保证杀伤输出输出。

卢植按捺住心中的好奇,魏越布阵可以说是以己之短击敌之长,却有说能大胜,他很好奇魏越的将胜利的契机放在那里。强忍着好奇,卢植一副皱眉模样:“为何要在平原列阵?我军虽寡,但贼军未必会如扬祖之愿。”

“骑军,原野交战,我以步军为砧吸附敌军,再以骑军驱驰做刀。”

魏越说着微笑:“贼军求战心切,明明我军平原列阵劣势,我军却事出反常布阵于此,贼军中必然有心疑者,但更多的是求战之辈;若有几部渠帅联手来攻,那其他的贼军渠帅不得不来。贼军越众,我军胜率越大。”

这是一套极度讲究配合的战术,操作难度高,卢植眉头紧皱:“扬祖这番战法可留名青史,然而却非一般人所能用。若是对阵一万、两万贼军,老夫可放权令扬祖一试,但此时贼军数十倍于我,此战又关系重大,恐怕很难让扬祖如愿。”

魏越也不气馁,笑道:“临阵作战,讲究择机而动,若形势有利于我这战法,卢公可放手一搏,若形势不同,再换战法不迟。”

绝对不能拘泥于战法形势,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大要素相互影响下,永远只有合适的战术,没有最好的战术;战术的首要目的不是破敌,而是弥补自身的缺点。

而魏越的战术却将自身兵力少的缺陷无限刻意放大,这是卢植疑惑的,忍不住问:“前军阵列,扬祖如何布置?”

“一曲五百人,就按什伍展开,竖十排横五十列,六千人是十二曲共六百列,如此一来我军前军正面宽约六百步……还是少了,若再有四千步军,构成九百步,约三里出头的阵势,可大破贼军!”

魏越眉头浅皱,抬手很随意的将桌上黑子相互拉开一点距离,垂眉瞥着:“如此,就够九百步了。”

卢植见魏越不说破敌的契机所在,将手中白子也铺成大横排,一排二十枚共四排八十枚,是十二枚黑子的六七倍;还嫌不够,卢植又在两侧布置黑子各二十,正好十倍于黑子前军。

他静静盯着桌上黑子、白子,良久摇头:“我军自孟津大营组建以来,未逢一战,更无胜战鼓励军心,故而扬祖此计大妙,却不适应于首战。若我军一切顺利,与贼酋张角对阵决战时,可用扬祖之计。届时,步军三万,骑军六七千,足以成型。”

看出了魏越阵势还没有成型,因为阵线缺乏足够的宽度;而这种阵势在卢植看来是转为破黄巾军而生成的,虽然无限扩大了自己兵力劣势,也无限扩大了贼军极差的配合、协调能力。

任何一个能把一万人整整齐齐摆成队列让他们去杀敌、送死的人,是十分难得的人才,这种人才哪里找不到一口饭吃?没道理会去跟反贼混饭吃。而大军团作战,最重要就是秩序;人越多,秩序就难维持;没有秩序的军队,跟羊群一样。

而魏越,竟然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构思出一种新颖战术,这不得不让卢植另眼相看。

卢植、魏越都只有深厚的理论体系,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别说卢植,就连魏越都不知道自己‘构思’出来的这个战术若玩到极致,能做出什么事来。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