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陈王刘宠(2/3)

力,如此善于治理产业的少年,今后会发展到何等规模,是谁也说不清的事情。

当夜,崔州平归来后按计划举行私宴招待魏越,离奇的是他却一张忧愁苦脸,似乎没有为道歉而陪笑的意思,一点露笑的兴致都无,眉头紧锁除了忧愁,剩下的只有严肃。

厅中,魏越见崔州平这模样,便对一旁抚琴的杜氏抬手示意停下,问:“崔兄所忧何事?”

抬头看魏越,崔州平道:“安平王续为蚁贼所虏,甘陵国人执其王,叛逆依附蚁贼,并杀甘陵相冯巡及甘陵王诸子祭旗。”

冀州安平国的封王刘续、甘陵国的封王刘忠因国人响应太平道而叛乱,这两位封王已落入黄巾军手中,被关押于大本营广宗。

崔州平抬头看魏越,语气忧虑:“安平王、甘陵王分享国土却不能为国尽忠,为蚁贼俘获,将成朝野丑闻。就怕天下封王索要兵权以自保,一旦兵权落于诸王手中,剿灭蚁贼后,朝廷又要面临诸王之乱。”

安平崔氏,按着春秋古义来看,安平崔氏是安平王刘续的子民,安平国是大汉的内藩,其境内百姓是安平国人,不是大汉天子直辖的天子子民。

安平县原本隶属于涿郡,后来因名字好听,就分割于冀州,拼组出一个安平国。在行政中属于冀州安平国,人文认可中依旧是涿郡圈子。

魏越分析着崔州平这话,他不在意天下封王会不会有兵权,他却听出了言外之意,故意问:“安平王、甘陵王有保土之责,国中兵马莫非弃其王不顾?”

郡国封王按着国法来说,封王手中能有一支军队,统率这支军队的统率叫做郡国中尉,即朝廷的卫尉。可郡国中尉由朝廷任命,不归封王调度,同时又废弃了内郡郡国兵征发动员制度……换句话来说,封王名义上可以有军队,也有法定的守土职责,可手中真的没军队。

别说军队,就连国内治理百姓的权力也被朝廷任命的国相拿走;税赋更是如此,哪怕国相把领国治理的再好,也只会给封王拨发朝廷定下的‘赋税’。徒有其名的封王、侯爵,偏偏又必须留在领国守卫领地,遇战逃遁会废除封爵不说,还会追究责任。

于是,太平道一造反,就闹出了这样的丑闻,两名封王被黄巾军俘虏。不仅是封王被生俘有辱气节,而是这种封王制度也存在极大的缺陷,若朝廷不能拿出一个妥善的处置办法,各地封王为自保,只能私募军队。一旦军队成型,想要解散可就不是几句话的事情了。

魏越明知故问,堵的崔州平胸闷,瞥一眼魏越没好气道:“今日已定下赎回甘陵、安平二王之策,为兄要远行冀州,寻张角谈谈价钱。”

这两名封王不赎回来,各地封王会有异动。只有赎回二王,才能让天下封王有一颗定心丸:留在封国不要跑,也不要怕,被俘后朝廷会赎回你们的……

魏越看崔州平的目光有些同情,问:“张角不会杀朝廷使者,沿途贼军恐怕不会如张角这般守规矩。朝廷若要赎回二王,可有妥善途径?”

说到底张角依旧是士族出身,谈不拢也不会杀使者,可各地一心杀官,杀豪强的黄巾军不会有这么多讲究。这些人只恨杀的少,怎么可能给你解释的机会?

“太原、上党、雁门、渔阳、及涿郡多有险要,并广设营兵,诸郡之中蚁贼势弱,故而能走此路到广宗。”

崔州平竟然要绕远路,魏越沉默片刻问:“非赎二王不可?”

“为安天下诸王之心,只能如此。也不瞒扬祖,二王失陷蚁贼之手以来,王、侯之尊多有弃国而逃者。既要各国王、侯留守封地,又不能令其掌兵,这让至尊很是为难。”

崔州平端起茶碗小饮一口,颇感荒唐,笑声放荡:“哈哈哈!也的确可笑,大汉诸王骑不得快马,开不得硬弓,更无兵马可用,这王当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