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抽杀(2/3)


魏昂能见魏越眼眸之中的哀伤与诚恳不似作伪的神态,那仿佛描述事实的淡漠语气令魏昂脊背发寒,面皮僵硬挤出笑容:“阿越此言何意?”

开口之际,他脸色更白,脑海中浮现太平道信众的身影,太平道信众就跟山巅野草一样随风摇摆,却紧紧扎根于土壤之中,顽强生存在山巅,风中。

见魏昂面露惊恐之色,魏越只是微微颔首肯定魏昂的猜测,他不清楚魏昂眼中势态能恶化到哪一步,但今日来看,以后的世道只会越来越差。

在之前,魏越认为太平道造反与各地灾民造反性质一样,唯一的区别在于组织性,这是有计划、大范围的造反;今天见过那名太平道传教道人后,魏越才察觉事情不是自己想的那么简单。

太平道的理念是太平,即‘以奉天地、顺五行为本,能兴国广嗣为宗’,前者取道家顺势之意,后者才是太平道的政治号召。号召就四个字,兴国广嗣。

寻常信众是活不下去了才投靠太平道,追求的就是能温饱生活,繁育子嗣的太平世道;而太平道的骨干成员,是有理想的,这个理想就在‘兴国’二字上。为理想而献身,这是士族才有的浪漫精神,换句话说,不论张角还是太平道骨干,都是从士族这个体系中分化出去的激进份子!

也是因为太平道的骨干是士族出身,所以太平道造反,在没什么先例可以学习的情况下,竟然可以计划、组织的那么优秀!

也是因为士族的浪漫精神,比起成功率,失败的可能性更大。浪漫精神固然美丽,但现实是理智、冰冷的,任何一名太平道骨干成员只要从浪漫情怀中醒悟,就会陷入无边无际的惊恐之中……造反,如此大规模的造反不论成功还是失败,造就的杀孽是无边无际的,只要有一人清醒过来,扛不住这股压力向朝廷告密,那太平道的战略构想就如泡沫一样美丽、易碎。

又是几天后,共昭回来了,带来二十七名消瘦、在寒风中颤栗的死囚,这些死囚是共昭遴选出来的,因高强度工作而虚弱,却难掩剽悍本质,几乎人人身高都在八尺出头,站在那里神情漠然,或眉目睥睨桀骜。

魏越站在土墙上,双手撑在护栏上细细打量,打心底不喜欢这些人,这些死囚以逃兵、叛军为主。

共昭登上土墙,来到魏越身旁,故意看一眼两侧、对面墙壁上持弩、张弓的健仆、匈奴义从:“少君,此皆勇悍之辈,只求赏罚公允。”

魏越却一摇头,缓缓抬起右手:“我只要二十四人,九抽一杀。”

他右手抬起,左右健仆抬弩瞄向墙下死囚,匈奴义从也都拉圆短弓,墙下死囚诧异,一人仰头高呼:“共君!欲杀我等,何必如此大费周章?”

周章,指皇帝下达的咨询文书,下达后要带着官员答复再回转到皇帝手中,有周转之意,故名周章。

共昭神色着急,为难劝道:“少君正缺壮士,墙下诸君皆乃健儿!少君杀三人,会寒诸壮士心肠!”

魏越轻哼一声,仰头看远处洁白云彩:“我只要二十四人,九人一队,死一活八,可自决生死。若不从,乱箭射杀!”

说着扭头看共昭:“共君,我能舍七十万钱赎买死囚,又怎会在意多折损十万钱?”

三名死囚不过十万钱而已,这是一笔很大的损失,魏越心中也是再三衡量才如此做,一副坚决模样,让共昭深深的不解,双目微微眦圆:“仆一心为少君着想,说尽好话多讨来三名壮士……未曾想,少君竟如此看待壮士!”

墙院之中,二十七名死囚四面张望,看到的只有冰冷弓弩,又见共昭为他们做主,人人赤手空拳巴望着。

被赎买出来,不同于之前必死的命运,现在他们已经活着出来,人人干枯的心灵也开始畅想未来的生活。而现在,第一次见面未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