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太傅(1/3)

五月十五日,朔日大朝会。

血腥政变一个月后,小皇帝刘协、平阳长公主,弘农王刘嘉已完成孝期。皇室的孝期是一天代一月,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能完成。

灵帝喜欢的嘉德殿是一个伤心的地方,故而朝会都在明光殿举行。

朔日、望朔日大朝会,自魏越、董卓秉政以来,并不做什么政务调动,只是进行为期半月的政务总结。

目前的雒阳,还在修缓战火创伤,这也是公卿们比较关心的事情,关系着执政公卿们的能力、颜面。

朝会上,太皇太后垂帘听政,小皇帝就坐在她怀中。

殿中,魏越董卓佩剑而坐,只是魏越身穿赤袍头戴鹖羽武冠,身后坐着的都是两千石武官,尽皆赤袍武冠;另一侧董卓、马日磾、刘弘这三公,黑袍头戴梁冠,他们身后是黑袍进贤冠的九卿等等。

此外御史中丞、司隶校尉、河南尹单独坐一排,传统上这三个职务直接向天子负责。大朝会时,这三人并不与其他官员坐在一起,因为他们之间不存在沟通需求。

最后则是可怜兮兮的中常侍、侍中、驸马、奉车都尉班列,这个班列规模大的时候中常侍十几人,侍中近十人……很遗憾,中常侍死绝了,原来的侍中们填补到公卿班列中去。这个往日能决定皇帝态度的班列,这个时候只剩下两个人,侍中兼驸马都尉伏完,奉车都尉王彬。

侍中最少要设立一位,因为皇帝再年幼,也需要一位侍中为其负剑,抱着的是不知真假的斩蛇剑。

不到午时,大致政务通报完成,殿中官员并无异议。

于是,魏越拿起手中象牙板,上面有一些断断续续的字眼,做着提示。

有例可循,三公之外的其他官员都从冠帽中抽出毛笔,低头盯着手中的象牙板子,记录需要注意的工作事项。这已经流于形式了,前汉时的官员入宫时一手拿着板子,毛笔插在头上,是真的很有记录的必要。

头上插着毛笔、红缨,才是大员的标志性装束,中低级官员没资格入宫,也就不需要象牙板、头上插笔了。

“本月下旬,朝中各处需注意的事项有三。”

“第一,乌程侯孙坚本部千余人已抵宛城,月末将会入雒阳,河南尹要在东郊士乡聚修筑营垒,备足犒军所需之牛酒;执金吾开放武库,为乌程侯所部换装,补齐军械。”

“第二,青徐黄巾抄掠各州,各州防务多以青徐为患,冀州北边不固,向南布兵。我闻叛将张举、张纯今岁有意南下。传告幽州、冀州郡县,使设防警惕巩固边塞,为防止二贼及其帮凶鲜卑、乌桓诸部捕掠工匠,令幽州匠坊良匠撤入涿郡,冀州良匠撤往魏郡。”

魏越说着放下象牙板,稍稍侧身看向低声议论的三公及背后黑袍进贤冠班列,沉声:“叛将张举与我多有交手,甲骑之法,此贼素有所知。若得良匠,此贼蛰伏一二年,可有数百甲骑。届时,幽州兵马如何能与之争锋?待甲骑之法流传于鲜卑、乌桓、高句丽各部族时,悔之晚矣,救之无药。”

董卓与马日磾、刘弘交头接耳,稍稍后董卓颔首:“大将军所创甲骑战法,诚乃国之利器。召集幽州、冀州良匠之策,本公深以为然。为断绝后患,本公提议悬以重赏,求张举首级。”

“善。”

魏越微微颔首,又拿起了象牙板,道:“第三,我出征中部鲜卑时,要确保凉州兵马稳固。诸公部属、故旧、门人子弟中若有能安抚韩遂、马腾者,朝议之后可举荐于大将军府,助我安抚凉州诸将。”

很简单的一道命令,直接让这些人举荐有切身关系的人,别举荐那些在野的贤良。有名士认为自己能凭三寸不烂之舌稳定凉州,可朝廷不用,不是公卿不举荐,而是魏越做出了限定,他只要有公卿直接背书的人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