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左右单于之争(三)(2/3)

州军增援时会有一番波折。”

“朝廷敢过河拆桥,我就敢把美稷让与张举。”

魏越语气随意,扭头问贺彪:“虎臣,并州方面将会以何人为将?”

“回主公,仆出塞时与共君商议此时,共君认为丁使君会请朝廷以护乌桓校尉耿趾为将。援军或在三五千骑之间,过半应该是乌桓义从骑士。”

贺彪说着笑了笑,补充道:“吕君处也透了风声,原因无非并州军今年事多,兵力吃紧。”

并州本就人口少,部分军队是从外州招募的,本州适龄人口根本填充不了军队缺口。并州军本就有边防责任,现在要分兵南顾年年在上党山中与黑山军相持鏖战不说,今年皇帝要搞大阅兵,会抽并州军精锐入京。再加上魏越之前抽调的塞外各郡兵马及长平营,可以说现在的并州兵力已到了枯竭的地步。

并州军来援,与护乌桓校尉耿趾来援完全是两个概念。

以魏越父子目前在并州的势力,不论谁率领并州军来援,只能配合魏越作战。若是耿趾率兵来援,有可能会争夺指挥权。争夺指挥权对耿趾来说几乎是低风险极高回报的事情,争夺失败了也无关痛痒,若是争取到了指挥权,那么战后怎么也能以功封侯。

想了想耿趾来援可能带来的一系列麻烦,魏越皱眉不已,这是个祸患:“若是耿趾率兵来援,我们要给他找点事情,让他忙起来,免得没事做一门心思净想着内讧。”

“既然眼前两军将士疲敝,不妨再疲敝一些。”

“我军有援不怕后继乏力,也因援军即将抵达,我军将士疲敝之余尚有坚守耐战之心;反观张举所部,锐气已失进退不得,近来无大胜,远处无援军。相持日久,必然有失。”

贺彪、成廉一时不明白这样做的深意,魏越提点道:“相持月余,我尚有三千蓄锐之兵,想来张举也有三五千兵马未动。耿趾率生力军抵达王庭,我军疲敝无力再战,而叛军亦然疲敝……耿趾必然求战心切。我就给他一个破敌机会,正好借耿趾之手消耗张举手中这最后的精锐。若运作的好,我军或许能休整二三日。”

魏越说着微笑,目前他与张举谁都不敢动,不敢主动进犯更不敢后撤,已经胶着。

也随着持续攻防拉锯,张举军中储备的箭矢、器械已有不足现象;而魏越有美稷与王庭的人力,可以缓慢生产、修复军械。缺乏充足的远程压制力量,这就是张举不敢再大规模进攻的原因。

而野战方面魏越依旧不认为自己有优势,这就是他保持守势不愿反击张举的原因。

这场战争从他防住张举最初的奔袭时,就已经赢了六成。

张举也没有闲着,也领着百余骑踩着浅浅草滩,一处坡下小溪涓涓马匹饮着,坡顶上张举负手在背来回踱步。如果说魏越那边人人比战前瘦了一层皮,那么张举如今就是瘦了两三层皮。

汉军即将来援的消息不算什么隐秘,其实在这股汉军来援之前,魏越还有另一股援兵没有动。

北地四部依旧驻扎在原地,死死挡住了避战匈奴部落、左大部余众西迁投靠西部鲜卑的通道。魏越始终没有动用这万余骑,已给了张举很大的心理负担。

某些层面上来说,魏越已经稳操胜券,等待张举的只有败亡,除非这个过程中出现一些意外。比如魏越突然遇刺,那么王庭方面的汉匈联军必然会因指挥权而出现矛盾;或者张纯率部反叛魏越,这一举动足以造成汉匈联军士气、防御崩溃。

又或者,自己也拉一股援军来……再要么打掉魏越的援兵,继续维持对峙消耗状态。不过这样一来,不过是延缓败亡而已。

除非打掉魏越援兵的同时,再给自己拉一股援兵来。

至于刺杀魏越,说服张纯反叛这两件事情,张举也只是想了想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