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令利智昏(2/3)

,更为可怕的是精悍如虎步营,对魏扬祖而言召之即来,如同俗物;而张孟起部曲三万户,其部将士以命相托,成朝廷心腹隐患。究其原因也不过魏扬祖善战,且算无遗漏令将士闻名而生景从享利之心;张孟起骁勇刚烈如猛虎在侧令人不敢轻动,能保全部属私利。”

所谓军心,就是愿意跟魏越、张举干;跟着魏越、张举干有好处拿,能分享到此前得不到的利益,这就是军队拥护,愿意配合魏越、张举的根本原因所在。也是因为军队成惯性的拥护与配合几乎到了不讲原则的地步,这让朝廷对待魏越、张举、孙坚、董卓这类人时不得不特殊对待。

算上度辽军,前后五万左右的军队在魏越、张举的号召、组织下出塞作战,若拿不到实际的利益和功勋,魏越、张举无法向这些人交代。魏越还年轻,经此打击后还能休缓过来;可张举就不一定了,他与黄巾降军的关系过于密切,甚至他的部曲、度辽军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一支黄巾降军改编的!

与虎步营这支黄巾降军改编军队的区别是很明显的,起码虎步营是表里如一的黄巾余孽,是实打实不容辩白的黄巾降军改编来的军队。而张举的度辽军兵员由张举的部曲组成,而张举的部曲是遣散后的黄巾军拖家带口组成的。

问题就这这里,已经俘虏、甄别、释放后的黄巾降军,其身份已经暂时与黄巾军分离了,勉强能算是白身。可前后十余万人口成为张举的部曲,这些人再是白身,也是与黄巾军、太平道高度有染的人群……甚至,悲观的想,现在度辽军中或许已被太平道渗透、掌握。

度辽军有了自己的思想,这就很可怕了,对张举来说就十分的可怕和尴尬。如果他与度辽军的利益出现严重冲突,那么他被自己的部曲活活坑死也不足为奇。甚至,从他点头招纳这批数量庞大到骇人的部曲时,他就被自己的部曲绑架了。

荀攸看来,除非目前迅速将魏越、张举调离,不给两个人任何接触军队的机会,才有可能将和谈一事办成,否则根本无法和谈。谁让魏越、张举的名声糟糕透顶,他们两个不点头,左大部贵族根本不敢执行和谈条约;再者,汉军有对王庭仆从军的指挥权,到最后撕破脸皮,魏越、张举执意要打左大部,那王庭仆从军只能跟着打。

王庭无法甩开魏越、张举与左大部单方面媾和,也无法造成议和的既定事实来恶心魏越、张举。

这种情况下,荀攸看来能议和成功才是咄咄怪事,他看不出魏越、张举需要顾及王庭情面的必要性。天下那么大,朝廷需要他们平叛的地方多了去,恶了南匈奴不要紧,只要手里的军队依旧愿意拥护他们,那么他们大可去其他地方去立功得赏,加官进爵。

荀攸的几句话表明了一个残酷的真相,王庭、张修与左大部贵族三方谋求的议和,是一种十分脆弱政治构想,这个构想达成的先决条件就是魏越、张举牺牲自己利益,偏偏魏越、张举手握兵马有开战的底气。魏越、张举作为能掀桌子的人,同时也是受不得委屈的刚烈性子,这种时候会牺牲自己利益成全王庭、张修?

几乎是很明显,可王庭、张修及左大部贵族还在忙活什么?

门客弄不明白其中的原因,问道:“主公,既然无法和谈,为何羌渠单于、张公还要促和此事?”

“人皆有侥幸之心,身处高位者也是难免。”荀攸说着拢了拢袖口,继续说:“令利智昏,此刻羌渠单于等人自以为能吓退魏扬祖与张孟起,实则不然。”

羌渠单于有掀桌子的底气?有,南匈奴的人口、丁壮数量比并州多,以南匈奴的体量来看他的确有掀桌子的底气,可他前脚掀桌子跟大汉决裂,后脚就会被其他匈奴贵族弄死,拿他羌渠单于的脑袋从汉朝廷这里换一个单于封号。

毕竟,客观条件上,南匈奴汉化已是一种大事,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