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媾和(2/3)

想要真正执掌一个三曲编制的千人校尉营,在有寻常战功的情况下,最快还需要十年!

在丁原征发的一众并州豪强、武人中,张杨的武名仅次于吕布,也与吕布一样是昔年塞外军屯的北军旧部武人家族出身。可与吕布相比的劣势也是很大,首先吕布求学阳曲郭氏拥有并州更为广泛的人脉,比张杨更受并州高门、豪强喜欢;其次吕布有一个强大的内弟支持,使得吕布有可能得到朝中大佬黄琬栽培的可能性,这是吕布在并州名望迅速蹿升的一个原因所在。

如果说一样的功勋下,吕布能用五、七年时间成为一营校尉,那么他张杨就需要十年。若答应魏越的条件,那么他立刻就能取得最长平营的领导权……平左大部叛乱的这场战争中,张杨有长平营在手,只要不出差错,平均分润战功能抵得上他三年资历,如果真立下重要功勋,坐实一营校尉官职虽不可能,但擢升一营司马不成问题。

现在,若坐看王庭推动的和谈成功,那么张杨、黄盖都会有与魏越一样的大损失。这一战若如魏越最初计划的那样爆发、延续、拉锯、终结,那么战后张杨、黄盖的官职能完成一种质变。相对于张杨如今眼馋的六百石官职,黄盖的收益更大,是本质上的升华……两千石部级职位,一营校尉,还是虎步营这类有名号的重装超编步兵营。

对于挑动战争的迫切性,魏越与身边一众人的态度是一致的;而王庭方面态度的前后巨大反差,也是合情合理的,没什么好指责的。与其指责王庭撕破脸皮,不如从其他方面使劲败坏此事,毕竟与左大部决战,还离不开王庭的仆从军。

再说了,魏越策动这场战争的本质无非三个,第一个是削弱南匈奴人口,降低南匈奴内部矛盾,也降低南匈奴转移内部矛盾向外扩张的可能性。这是首要的战争动机,毕竟南匈奴外扩时,不可能去跟北边更寒苦也更野蛮善战的鲜卑开战,也不会去西边跟企图继续向东蔓延的东羌抢夺发展资源,而东边则有乌桓与东部鲜卑、高句丽等,自然不适合向东扩张。

南匈奴唯一能扩张的方向只有南方,要么部族汉化内迁,要么打进去。并州今后是魏越眼中的养马地和骑兵招募处,哪能让南匈奴作乱、破坏。何况,若把南匈奴控制在手,相当于执掌两个并州!

其次两个战争目的都类似,一个是锻炼自己对骑兵的指挥技巧,并在战争中磨炼军队。毕竟军队这种东西三个月不用,战斗力就会衰减,只有屡历大战的军队才能保持活力和锐气。也只有不断的战争,才能剔除军队中的杂质,将自己的烙印打在军中每一个成员身上;在雒都政变前后,保证手中军队在战争中完成凝练、磨合,这支刚走下战场杀气腾腾,又忠诚的军队足以保证自己有掀桌子的底气。

第三个目标就是拿战争砥砺匈奴仆从军,保证汉军南下入塞后,南匈奴面对鲜卑时能有抗争、拖延的余地,不至于让鲜卑一口吞掉。

三人背后,成廉及赵云等一众亲卫缓步跟随,张杨手中也有一些仰慕其武勇而投奔的武人追随者充当亲卫。

“昨日我去王庭议事,此次议事乃是机密,见不得光。”

魏越说着驻步,转身后退着走,对面前的二人笑道:“对王庭及张修来说是一件好事,对我等来说确实极大的坏事。”

张杨身高八尺八寸,头上戴着右侧装饰貂尾的皮裘外翻大帽,成婚两年的张杨已开始蓄须,口鼻处浅淡的两撇小胡子翘起,面容泛笑:“哦?不知究竟有多坏?”

黄盖气度越发的沉稳,自从酸枣河滩与魏越有计划的屠杀、筛选黄巾降军事件后,魏越相信眼前的黄盖性格已发生了本质变化。如果杀戮足够多的灵魂能让自己的灵魂质变、升华,那么黄盖就达成了这种变化。

有点类似于卡牌游戏中的突破,由一张四星蓝色武将卡,突破限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