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世卿世禄(2/3)
他语气渐渐低微,神情低落,以只有自己心中才能听到的声音继续说着,无声:“而我演技不好,被蔡师察觉,这才视我为祸害。若不是蔡师视我为子,早就死在江南了。”
沉默良久之后,贺彪干笑摇头:“少主志气高尚,奴不想那么多,吃主人家饭,穿主人家衣,生来就该为主人家效死。若不是少主抬爱,恐怕奴也不会识得五八百字,更不会蒙受老主人传授武技。若无少主垂青,奴可能与当时伙伴一样,只知日月更替与吃穿用度,不知大义为何物。”
他眨眨眼,眼角透着笑意微微抬起下巴远眺夜空星月:“昔日的少年伙伴如今虽贪鄙,却悍不畏死,不知死为何物;奴却明白生与死,也明白志气为何物。大丈夫立世,但求死得其所尔!”
对此魏越只是颔首笑笑,仰头展目望去,他想到的更多,比如武人地位的尴尬地步。如今的名门与豪强的相同点都是古贵族后裔,都曾经以武力作为立家根本的,文武不分家没有谁轻谁重的说法;随着时间变迁,不同点也就出来了,似乎天下学说正统不是今文经,就是古文经,让其他学问直接落选为旁门杂学。
参与古、今之争的豪强多数成了如今的名门,他们开始以经书传家,这是一种高效、稳妥的传承方式;而不似豪强之家,豪强之家能否崛起,全看子弟资质,有资质才能谈时运、机会。
很明显,若社会没有大变动,名门会随着一代代积累使得底蕴越发深厚;而豪强之家可能某一代人资质普遍不行,后继无人就会衰败。而不似名门以文学传家,只要子弟能恪守规矩,就能保持家门威望,等待有资质的那一批人出现。
似乎名门比豪强之家要优越,的确优越,这种优越的条件是建立在大汉朝廷身躯上的,正是因为一代代人前赴后继的吸取大汉朝廷的血液,才使得所谓的名门底蕴越发深厚。
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自己身负的理想不就是让家族成为当世名门?
当魏越神游物外散酒气时,霜染的街道上亮堂如昼,虽延迟宵禁,但行人稀少,多是匆匆而行。
同行的两辆驴车停在韩说门前,自几年前皇帝在宫里亲自驾驭驴车开始,当年寻常的驴身价倍增,如今一头品相不错的驴子价格堪比十万钱起步的战马。除了皇帝的宠物狗戴进贤冠一事外,其他方面皇帝怎么玩儿,都可以说是引领,影响着京中、天下的时尚风潮。
曹操侧身跳下车辕,拍着手仰头瞥一眼头顶明月,抬手整理自己的衣领前襟,他单薄素灰短衣外披着狐裘大氅,徐徐清凉夜风下温度、风度兼备,加上左腰处悬挂的长剑,随心装扮也带着英武气。
紧接着蔡瑁、陆骏,以及顾雍都下车,就蔡瑁酒气浓厚一些,夜风吹面让他稍稍醒神,揉着自己眉心迷糊道:“这就到了?”
一侧陆骏搀着应和一声,也无心多说什么,倒是顾雍解开了心结,颇为开朗打趣道:“烛龙神能视为昼,瞑为夜,德圭兄稍稍眯眼,虽不中亦不远也。”
蔡瑁又忍不住打个大大的哈欠,也看一眼韩说门前侍候的僮仆,扭头就对顾雍诉苦:“韩会稽近日高升侍中,这天还未亮我等就登门拜谒,这事儿传入市井之间,又不知会传成什么样子。”
“身正自然直。”
曹操吐出五个字,取出自己名帖上前单手递出,语气随意:“议郎曹操与友人共饮,今夜子时宵禁,特来韩叔儒家中借宿。”
僮仆认的曹操,是韩说的老同事了,隔三差五的也会来拜见韩说讨教学问。故而这僮仆双手接住曹操的名刺,疾步入内请示,也只是出于礼仪以示庄重才如此麻烦。
很快,曹操四人一路直入厅中,因见了陆骏、顾雍,韩说原本的笑容也少了三分:“孟德可是忙人,今夜竟能抽身来老夫这里,着实稀奇。”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