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赤帝子(2/3)

杀卫仲道。前者是为蔡琰,为蔡邕一系及自己的颜面做考虑,后者完全是见不得光的阴私动机,传出去后必然会受到世人的唾弃。

这就是魏越不愿用刺杀手段的顾虑所在,也是拼命掩藏可乐的原因,可现在被蔡琰狠狠咬了一口皮肉后,一些问题已不足以令魏越顾忌。

反正刺杀卫仲道后,最怀疑自己的蔡邕不可能对外宣扬,黄琬即便怀疑是他动手,难道就要对外面人说他的女婿魏越因为与蔡琰有染而刺杀蔡琰的未婚夫卫仲道?

显然不可能,黄琬是要面子的人……大不了私下惩戒一下自己,不可能当众说出去。这两个大佬肯替自己遮掩,那么其他人即便怀疑,又能拿他魏越怎么样?

再说了,魏越虽然后劲充足,可依旧是新生代,与他存在竞争关系的是曹纯、袁谭、杨修、司马朗、王凌这一代人,不是袁绍、袁术、曹操这中生代,更不是黄琬、袁隗、王允这老一辈。

魏越的威胁在未来的二十年后,而黄琬的威胁就在眼前,在解决黄琬之前,没人会对魏越下死手;而且魏越对所谓的肥缺、清贵职位缺乏兴趣,更喜欢去吃苦的军中,这让魏越与新生代之间的矛盾几乎不存在。

所以在天下大乱前,魏越蹦蹦哒哒不算什么大事,而河东卫氏早就过气了,与教育兴家的新兴士族集团不搭边,被魏越欺负就欺负了,能把魏越怎么着?

河东卫氏可欺,自己丈人黄琬也可以欺负一下,不坑丈人的女婿算什么女婿?

蔡琰咬下的那一口,已初步让魏越黑化了一点点,与其痛苦的保持美好形象,不如跳进泥坑中拉着其他人一起快乐的玩耍……

一切都如魏越计划的那样运转,策划对匈奴左大部的战争是符合朝廷实际需求的战争,在对外、边防这种关系切身厉害的事情时各方面还算融洽,没有那种内斗、抱着一起等死的蠢事情发生。

此次魏越离京时只有不到二百部曲追随,其中百人还是宣武馆的新选门客;故而一路行进缓慢,魏越在等随商队而来的贺彪、典韦等人及一应越骑士、各类部曲。

行进缓慢的一个因素在于杜氏、可乐也在队伍中,这次去王庭赴任,魏越要走河内、太原、雁门、五原这一条路线,而商队从王庭返回雒阳时走的也是这条路。

河内,汲县郊外的街亭,当初魏越与吕布相遇的春神句芒庙中。

原来的庙祝已不在了,只有一个粗通春神教义的新庙祝。庙祝这个职业跟太平道有太多的共同点,现在想找到一个经验丰富的庙祝也的确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很多地方在朝堂打压、捉拿太平道余孽的大政策下,对庙祝这个职业不是很友好,就连浮屠经师也在打压范围内。

也不能说地方官吏穷凶极恶,而是这年头的道士、庙祝,浮屠经师都不是良善之辈。

太平道之所以能造反时动员那么多军队,原因就在于道士与信众之间存在密切的生活关系。仿佛牧区一样,资深信众管理本里信众,道士管理一乡之内的各里信众,再上就是县、郡一级的资深道士和小渠帅,再上就是大渠帅。十字教、月牙教与信众有怎样的关系,现在的道教就与信众有怎样的关系。

浮屠教也是差不多如此,在经师与信众之间存在明确且亲近的隶属、主从关系,严重干扰了地方吏治。对信众而言,宗教的号召力、威信比官府强,这才是宗教此时的原罪。

眼前的道教不是追求自身超脱的逍遥教义,浮屠教也不是那个只渡自身的小乘佛教,而是讲究渡化更多世人,要建立地上佛国的大胜佛教。都不是安分过日子的人,所以太平道积蓄实力自以为可以了,就造反了;造反失败以来的这四五年时间里,引发了各地官府、世家豪强对各类宗教的普遍打压。

与皇帝、宦官斗,不论输赢大家都是一个文化圈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