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拥兵自重(2/3)

们这个级别,产业转移根本不需要购置什么物产,只要有足够的土地就可以了。解决土地问题后,其他如人力、技术、工具都不是问题。

产业转移仔细计算下来,其实转移的还是人力。要转移,前期准备无非就两个,一个是合适的地点,第二则是人力转移初期的过渡物资。这两项工作做好,整个转移过程中就不会存在太大折损,其他折损无非来自人力折损,以及人力附属价值因居住地变动而产生波动,影响后续收入。

毫无疑问的是如今雒都的土地、人力附属价值最高,迁居长安的话短期内不存在问题,大的问题在于后续收入降低。

可要转移的终究是曹氏手中的产业,这成这些产业的人口多是宋氏一族的仆僮……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所在。若没有合适的理由,曹仁、曹纯兄弟也无法顺利消化这些人口。这些人口认扶风宋氏,不认沛国曹氏,经过一代人后,这些手握技术或武力的仆僮才会容易被曹氏消化。若现在强行消化,对外名声不好听,甚至会惹来皇帝的厌恶。

人口就是财富,小到耕种技术,大到治国技术,泛滥到杀人技术、种花技术、养马技术、治病技术等等,都是财富。掌握这些技术的人,都是拥有价值的。

掌握技术人口,这就是贵戚之所以为贵戚的原因。

荀攸也是一番好心劝曹纯不要急着往长安迁移,万一韩遂急红眼,带着哀怒之兵一口气杀到关中……本地大族还好说,经得起折腾,那种刚搬来的富户,绝对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可这事情曹纯也做不了主,也没有解释背后的原因,只是表示问问魏越再做决定,魏越手中有仅次于公卿的消息渠道,能做出更有价值的判断。

军帐之中,张举舞后面色泛着红潮,左手拉着魏越,右手在帐壁羊皮地图上指画,此时两人的亲随都已吃饱喝足,醉酒之后怕失礼而先后离去,空阔的帐中除了食物残渣混合后的味道弥漫外,再无第三个人。

“扬祖,张温此人私心深重,韩遂又非束手待毙之人。而凉州叛军有心归降久矣,否则岂是韩遂只言片语所能蛊惑?若张温怀私心而拒韩遂,凉州叛军惊惧之余,必将恼怒。故此战一开,叛军士气高昂如若疯虎,轻易招惹必受其噬。”

张举也是不断成长的,他的眼界不会只停留在张温、韩遂两人身上,一场十万人级别的会战,显然不会因为两个人的原因而爆发。张温怀私违诺,韩遂贪生暴虐,都只是战争的导火索而已,草绒、干柴、热油、风都已备好,缺的无非摩擦产生的光和热而已。

左手拍了拍魏越肩背,张举右手巴掌轻轻压在汉阳郡,语气低沉:“若张温违约断韩遂、叛军生路,企图叛军自乱后逐个击破……那凉州豪强如何做想?”

“如今张温若招降韩遂,即便今后韩遂复叛,凉州也有最少五年安稳;可若大战一起,不论是韩遂发哀怒之兵来犯关中,还是叛军自乱由张温逐个击破,此皆不利于凉州豪强,乱兵争斗,即便一年之内平定叛军,凉州也将千疮百孔,成为不毛之地。”

就凉州这可怜的在籍人口和山地为主的地势,真的经不起折腾,折腾的一狠在籍人口遇害、逃亡、躲入山中,或者被兼并,都损害的是凉州的元气。现在的凉州,全凭借一个靠近关中的汉阳郡在支撑人口数据,比并州还要惨。并州怎么说雁门、太原都是二十万人口的郡,虽然比不上中原郡国,可也能算是殷实、富强的边郡了。

仗打到这个地步,真的要停了。

这不是西羌叛乱,而是湟中义从叛乱,是附属军事组织叛乱,不是胡虏进犯。这场战争,若不是周慎部意外溃退丢失大量重型器械,可能早就击溃叛军主力,逼降叛军了。

最初发动战争的北宫伯玉、李文侯、宋扬都被韩遂杀了,叛军名义上的主帅也让韩遂给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