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张举心结(1/3)

次日,本就集合的破羌军还未完成进攻动员,先零羌的使者又一次造访。

张举避而不见,这使者又来拜访魏越。

营房中,这使者进来时见魏越正在火盆前将一页页纸张揉团投入火盆中焚烧,纸张燃烧的特殊气味让这使者脸色一变再变。几乎不需要过多考虑,他也清楚魏越焚烧的应该是军中机要,临战之际处理掉冗余文书是一种必然,以避免军情外流。

先零羌的使者是一名北地名门出身的中年人,与平黄巾之战时皇甫嵩左路军战功第一的傅燮同族,叫做傅子期。原名叫傅期,因信仰天师道之故,成了傅子期。这种改称呼的例子还很多,如王子服、吴子兰都是一样的原因。

这是个身材高大如其祖傅介子的人,也多次作为中介说和此事,故而与破羌军将校相熟。

其祖傅介子是个敢刺杀楼兰王的猛人,班超带几十人杀匈奴使者,傅介子早在汉初时就在西域干过。出于某种防备,立在魏越身侧的典韦自始至终关注着傅子期,担心这个人逼急了做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

“魏司马,今汉军驻留北地,风险与日俱增,而先零羌降服,此撤兵之时也。而先零羌穷途末路,汉军不留活路于彼,难道真要借大雪灭绝其族裔?”

傅子期说着露笑:“先零羌诸酋帅不识魏司马计策,今多已丧胆,这正是……”

魏越突然回头看他,上下打量眼眸含笑:“傅先生是明白人,来军中撮合此事也是不得已。也不瞒傅先生,我军待北地郡辎重运抵,就会协同诸义从骑士营出兵。若近期内落雪,我军不战自败,若这雪延迟到腊月,东羌族裔自灭。”

“我军战败,受损乃是朝廷国力有损,并不伤魏某、居庸侯之元气;今居庸侯正值壮年,魏某年未及冠,今后朝廷用兵凉州多有机会,我与居庸侯仍有平叛诸羌之机。若我破羌军大胜,居庸侯凭此功足以食邑五千户,魏某也可位列县侯之尊,食邑千户,且我与居庸侯将威震天下名望直追太尉新丰侯,且名垂青史。”

“于先零羌而言,我军战败,先零羌不过苟延残喘而已;有生之年,我与居庸侯还会亲率兵马来讨。若此战落雪延迟,先零羌自会不战自败,种裔灭绝,不复为害。”

顿了顿,魏越将手里的厚厚一叠纸张递给一旁经过的姜叙,姜叙烧着纸页,魏越则拍拍手坦然露笑:“傅先生,如今我与居庸侯败得起,败了还能卷土再来。可先零羌呢?他们不能败,一败则族裔灭绝。”

破羌军败不起,败了就会被解散,可魏越、张举真的不怕战败。两个人都表现出了杰出的指挥天赋,只要自己不主动、积极参与党争,不管朝中谁上台掌权,都是要打仗的,都需要张举、魏越这类有胜利保障的将领。

听魏越说了这么多,这也是傅子期所认可的现实,不需要魏越来重复、说服他。何况说服傅子期也没用,他真的就是一个传话人,先零羌也是没办法了才找傅子期做使者,其他使者都让破羌军给砍了,不留余地的给砍了。

难得魏越说这么说,这让傅子期看到了转机:“魏司马有言下之意,可是要受降?”

魏越轻轻摇头:“这要看先零羌,若答应明年开春草木萌发时,愿意迁一万户到太原、雁门二郡,那受降之事便可商榷一二。毕竟,朝廷所图不小,拆分部分寨落到并州,也可让朝廷放心,又能让至尊颜面有光。”

说着魏越抬眉眼珠上翻想了想,又说:“就一万户,不能少也无须多。傅先生大可明言于先零羌酋帅,就说一万户是底线不容商量,有这一万户我等也好向至尊交代。这几日可暂且罢战,若天象有变会有风雪,先零羌大可来攻,看我惧他不惧。”

条件难道仅仅是迁移一万户去并州以削弱先零羌威势?

当然是这样了,可也不能如此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