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相持(2/3)
也无益大局多少。今平叛大局在金城,在河湟之地,不在北地、安定,也不在陇西临洮。若命张举弃辎重突围,退守汉阳、陇西各处,可护卫董卓、周慎二路大军粮道,这才是稳妥、完全之策。”
说着抬头,面有愧色:“是老夫贪心不足,不该奢望一举荡平诸羌隐患。若破羌军上下遇害,老夫上负国恩,下愧五军十四万将士!”
现在想明白了?可已经晚了,黄琬也不好拆破张温的说辞,也不愿违心应和。
开战之初,除了周慎之外,董卓、张举,黄琬都是反对张温三路进军全面开花的战略,这个战略布置不留余地,没有预备队策应各军。一旦遇到破羌军这样的问题,除了干瞪眼外束手无策。
黄琬实在是想不明白,皇帝、十常侍、朝中公卿、大将军这四个方面是怎么协调的,竟然选张温为总帅。
张温合适不合适?是最合适的,这一点朝野大能都清楚,黄琬也清楚,选张温做总帅是各方面都能接受的妥协办法。
黄琬理解张温担任总帅的前因后果,可如今他寄以厚望的破羌军、黄奎、魏越乃至是黄盖都有可能被战争磨碎,由不得他不怒,他自然有一腔怨气。
张温是曹家扶植起来的,张温是南阳人是大将军的老乡,张温又与士族存在密切的关系。具备这三个条件,同时又位列公卿且具有军事指挥能力的人物只有一个,那就是张温。
几乎没有备选人物,各方面妥协之下就有了如今这个手握五路十四万将士司空、车骑将军张温。
张温取代皇甫嵩负责雍凉地区的战事,几乎是大势所趋不容更改的事情,除非皇甫嵩一口气连续击溃、讨灭凉州叛军。
安定郡,乌支县西。
破羌中军在张举强硬指挥下与山谷口的叛军连日鏖战,一日对拼四五阵,往往自天明厮杀至日暮时,以至于血水染黑了交战区域的土壤、砂石。
轻伤员处理伤口后回原营休养,重伤员如今都在魏越手中负责疗养。
与叛羌交战以来,真正的重伤员并没有多少,被叛羌投矛破甲杀伤的军士往往都是阵亡当场,其他伤员在不破甲的情况下受的伤多是皮肉伤,不难处理。
累日交战下来,结果魏越需要时时看护的重伤员不到三十人,这就是汉军盔甲之利。
几乎军中将士都知道魏越会治伤,魏越也喜欢亲自动手抢救伤员,他需要积累大量的经验以便于整理战场救治常识。
包扎新来伤员后,魏越与一众军医讨论四周药草时谈话气氛略显压抑,因为如今已是中秋,大量的草木枯黄,以茎叶为主的药材几乎很难采集到能用的,以根、果为主的药材也存在辨识问题,最大的问题是现在采集到的药材往往药效堪忧。
几乎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外来的药材补充,军中储备的药材只会越用越少。
待天色迟暮时,魏越又组织部曲将阵亡士卒运输出营,在一处山坳中挖坑掩埋。
山中多砂石,挖掘深坑十分不易,只有这处山坳是单纯的黄土壤,利于挖坑。
突然典韦拔出背上短戟投入枯黄草丛中,一阵吱吱喳喳的声音传来,魏越走过去后就见典韦提戟拨开草丛,一只穿山甲被短戟扎入脑门,身子蜷缩成团无意识蠕动着。
另一边太史慈提戟也拨开草丛,是一个黑漆漆的洞口,洞口周边的土都是新鲜、湿润的黄土。
魏越及一众部曲脸色难看,跟在魏越身边的王凌也是忍不住心中悲哀,别过头去。
穿山甲新挖好的洞口,正对着前几日掩埋阵亡士卒的土坑,想来现在阵亡将士的尸骸已被啃食破坏。
原本阵亡将士都是焚烧尸骸,能把骨灰带回去都会带回去的,现在全军要做好相持到冬季的战备工作,一切柴木都应该节约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