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遇伏(一)(2/3)
过人无法抹除、否定。
现在地方要员最大的功勋不是平叛的本事有多大,而是辖区内没有动乱。
丁原得到了功勋和朝廷的认可,吕布等人得到了实权,和政治影响力。几乎是各取所需,这也是寒门出身的丁原不得已的策略。
吕布等人对并州有官职之外的影响力,这才是真正的资本。如果影响十余年,那成果必然是惊人的,可吕布有那么长的时间来熏陶并州军民?
如李膺、陈蕃、袁隗、黄琬乃至是蔡邕都是振臂一呼影响数州的人物,吕布的心太大了,也想做那种影响力、号召力极高的人物。有这样的号召力进入朝堂,那升官速度自然不能用资历、出身来限定。
李肃夸耀吕布,身为吕布的妻弟、表弟的魏越只是笑了笑,稍稍抬起下巴示意董卓那边,不解问:“大军出征,为何董破虏面有不愉之色?”
李肃左右撇一眼,笑吟吟压低声音说:“车骑将军以周荡寇率军前往武威,董破虏以为不妥愿分本部兵接应,却被车骑将军否决。而半月前,董破虏次子自陇西赶赴关中时,为叛羌所害。”
魏越听闻皱眉:“大兄,车骑将军那里本意是借董破虏威望以招抚洮河诸羌。看董破虏如今之哀怒,必然是一场大战,恐怕会延误车骑将军大计。”
李肃只是拢了拢披风,眨眨眼稍作考虑,转身从马具中抽出一叠书信递给魏越:“这是给家中父母的书信,劳烦阿越了。至于洮河诸羌,董破虏有恩于兄,当下唯有效死力而已。”
魏越接过书信只是点点头,也无法再劝李肃什么,只能说:“凯旋之后,大兄可来雒都北郊承德园一叙。”
李肃笑着应下,凉州整体战术领先各处,而陇西之地又多山,非常不利于大军进剿。董卓若执意要剿灭洮河诸羌,那必然是一场苦战。
魏越以为董卓还有其他儿子,可没有了,董卓现在就剩下一个孙女,唯一的次子被叛羌杀死,这种仇恨对董卓来说跟灭族没区别。
自李肃处离开,魏越又跟李傕、李蒙打了招呼,毕竟都是北军、羽林、虎贲体系的,魏越前年在射声部当乐师时,参加岁末考核时就见了这两人。
最后来到张举处,张举正与董卓手拉手立誓,誓言十分简单,核心就四个字:生死与共。
这是一份迎接董卓前就确定好的计划,立下一份相互救援的誓言,却不是同生共死的誓言。这份誓言内容很简单就是相互救援,不简单处在于这份誓言的效力高于张温的军令。
董卓、张举二人取刀放血,饮血酒立誓后互换佩刀。
血酒下肚,顿时董卓面容上有了暖意,其实董卓长得并非凶恶模样,面部线条刚毅除了眉毛粗浓弯曲稍显阴柔外再没什么体貌上的缺陷。毕竟是军事首领,现在的董卓年过四十依旧体格魁梧,与张举站在一起,正值壮年,本就魁梧的张举还差董卓一筹。
董卓留着环脸长须,面目堂堂。看起来并不像大奸大恶之人,反倒眼眸打量你时嘴角裂开含笑,似乎挺有亲和力。
也对,以面相定性情、才能的当下,一个长得太挫、凶恶、阴险的人怎么可能有机会登上高位?
看看陶谦,十几岁还带着一帮孩童骑竹马打仗玩,结果就是长得好看被路过的当太守的同乡看中要收为女婿。本来这么唐突的决定遭到了老婆的反对,可架不住闺女也喜欢长得帅气的陶谦。于是在老丈人的扶持下,陶谦开始发迹了。
魏越的体貌、气质都远非同龄人所能比,又一袭黑鳞明光铠在身,挂着黑色为底三色编织的绶带而来,一看这模样、盔甲和品级,董卓立马就知道了魏越身份。
却一手拉着张举,一手伸出做展臂状笑问张举:“孟起,此间英武少年,谁家高足呀?”
张举一手被董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