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没鹿回部(3/3)
不愿就是大漠,此处便利于大部落生存,故而多是小部落杂居,以杂胡、杂种羌为主。此类杂种羌胡小部犹如疥癣,虽无大害却也难除。”
在魏越简单的勾画、描述下,张举很轻易的理解了黄琬的意思。
必要的时候可以拉拢拓跋部、窦氏没鹿回部,配合右贤王于夫罗的增援骑兵一口气彻底打死先零羌,用先零羌的血肉和北地郡肥沃土地回报拓跋部、窦氏没鹿回部和右贤王部,以利于避免过大折损。
北地就是后世的银川所在,这片地方是匈奴旧地,在荒漠、丘陵为主地形中的一片绿叶:一道南北展开狭长的肥沃平原,银川平原。
北地郡是边防重镇,肥沃的平原和途径而过的黄河保证了这里的农业灌溉用水,四面环山形成的封闭环境又利于防守。所以这里独特的地势就使得北地成了一代代的边防重地,西夏也是因为这片肥沃的根据地而跟宋朝西军打的有来有往。
当年皇帝继位时大将军窦武、陈蕃谋杀宦官事败,引发党锢之余窦氏一族被诛杀一空也就成了题中该有之意,是免不了的事情。而当时的雁门太守窦统是窦武的侄儿,听闻兄弟、妻儿、宗族、故旧都被诛杀时出逃河套。
因为章帝时云台二十八将窦融的曾孙窦宪曾率北军五校会和南匈奴、乌桓、诸羌义从共三万余骑出塞,几乎全歼、荡灭北匈奴;后和帝时窦宪及兄弟诸人被逼自杀,窦氏窦宪这一支算是绝嗣了;而窦武是窦宪从侄,外戚窦氏一族与帝室又自汉初时就结下姻亲缘分,以至于窦氏一族跟帝室血缘非常近,甚至比大多数宗室要近。
窦宪击灭北匈奴创造出很大的威望,以及窦氏跟帝室的极近血缘,使得雁门太守窦统逃亡出塞后立刻就受到了匈奴的欢迎和推崇。
窦统以祖先的威望,在河套与北地郡中间的地方凝聚零散部落,形成了没鹿回部。>
本章已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