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交心(下)(2/3)

的探花功名,在朝廷中,应该并没有太多的崭露头角,就连所谓东宫六率参军,也不过是个差遣,皇帝一道诏令就完全可以剥夺他的所有兵权,而不论是在三边,还是在下,比他掌握更多实权的人物多得是,想必很有些人明教来投必会倒履相迎,他高绍全何德何能能让一众豪杰效力?高绍全并不是担心自己不能控制这些明教人士,这些来,他也是见过战阵的人,论起手段,他也完全自信可以牢牢压制这些人的野心,只是,他的确想好好问一下,为什么。“因为你是高使君,”汪平神秘一笑:“广陵高氏我们最为放心,”他手指轻轻的叩了一下桌案,低语道:“难道高使君的志向只在东宫六率参军吗?或者一个朝廷差遣的三边安抚使?”高绍全闻听汪平此言,心间不由一跳,他自问心中并未曾对朝廷起了二心,对于皇帝和太子,他是非常感激的,然而,这次出征之前,他就从二叔的经历中,知道自己要想保住家族长盛不衰,就必须有相当的实力,此次力排众议,不去勤王,全山与契丹军的虎视眈眈固然是一个原因,他高绍全未尝没有自保之心。高绍全努力压制心中的波澜起伏,过了片刻,才缓缓的道:“我高绍全今岁尚不及而立之年,得陛下厚恩,钦点探花,又托付三边安抚,参军东宫六率,已是德微功薄,不敢有丝毫怠慢了,又怎会有更大抱负?”汪平听完高绍全一席话,笑了笑,挥了挥手道:“高使君,你莫担心隔墙有耳,你身边的亲兵都是你的家臣,我这神使虽然不才,不过留在身边的人,也自然是可以信任的。”双目微微一眯,高绍全的瞳孔迅速一缩,他压抑住粗口呼吸的**,轻轻的道:“那不知神使认为我高绍全有何抱负呢?”汪平笑了笑,道:“洛阳岌岌可危,梁贼大占优势,不定一两个月之内,就能分出胜负,使君觉得梁贼会放过你这个仇家之子吗?”高绍全呼吸一粗,其实他现在最担心,也最气愤的就是梁王起兵,梁王一旦起兵成功,夺得帝位,则大义名分全在此人之手,到时候,梁王甚至都不用亲自动手,就用大义名分明发圣旨,就能瓦解他的军心,到时候一发不可收拾,他高绍全未必不会在睡梦中被自己的部下取了首级。“就算梁贼不能成事,”汪平转口又道:“即使朝廷花大力彻底平灭梁贼之乱,那时候的下还会是以前的普之下莫非王土吗?前朝安史之乱之后,使君也知藩镇林立,也知子当兵强马壮者为之的典故吧?”这一句话,直接点出了此次大乱之后,必然是王室衰微,自保的地方豪强必然会成为离心力量,高绍全沉默了,他承认汪平的对,汪平看出高绍全心中的动摇,又再接再厉道:“强镇并弱州,强藩吞弱旅,这是必然之势,使君如今手握三边大权,未尝不是成就一番功业的时候!”高绍全心头一震,汪平这句话已经相当于直接让高绍全据有三边,虎视关中河东,待得风起云涌之时,甚至大可逐鹿中原。高绍全对于这种想法很是厌恶,作为读书人,他最讨厌的莫过于晋之安重荣这种强藩,他那句“子当兵强马壮者为之”,带来的是百年动荡,换子如儿戏,据一城敢称将军,夺数州就建制称王,作为忠孝传家的高氏子弟,高绍全本能的反感,更何况皇帝太子遇自己甚厚,他更不可能背叛朝廷。他微微蹙眉道:“汪神使此言差矣,命在周,若我行冒下之大不韪之事,下必群起而攻之,神使只见兵强马壮自为子,却忘了那些强藩一旦有二心,必顷刻覆灭。”轻轻一叹,汪平有些遗憾,遗憾于高绍全对于朝廷的感情还是很深,不过他也很高兴,诚然正如高绍全所,首先发难者往往不得善终,高绍全现在这般谨慎,才是行大事的真正态度,他轻咳了两声,又道:“使君,你误会了,我是建议你想方设法扩大势力,以强势力压有异心之强藩,迎太子入主三边,拥大义而诛灭前仇。”高绍全微微沉吟,这未尝不是平定下,重还大周一个朗朗乾坤的最好的机会,只是…明教北宗神使的话,他也不敢全信,只是沉默了半晌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