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集:天龙寺(三千收藏加更)(2/3)

,丫的你不是在跟我开玩笑吧?!

保定帝深吸一口气,努力稳住自己的情绪,毕竟是一国皇帝,他的心性沉稳,可不是一般人能够相比的,而且,个顶尖高手,却也不是无处可寻,他心念一动,口中当下出声道:“誉儿,我带你去拜见几位长辈,料想他们定有法子治好你。”

段誉此时早已经痛不欲生,闻言连忙应声道:“是!”

林平之见状,忙上前一步,自告奋勇的道:“多一个人便多一分照应,四大恶人虽去其二,但剩下两个如今动向不明,还是小心一些为好。”

“既然如此,那就多谢林少侠了!”

保定帝一想也是,那段延庆武功可是高的很,莫说大理,纵观整个天下,只怕也找不出几个能与他匹敌者,而林平之正好是其中之一,眼见林平之自动请缨,他心里高兴还来不及,自然不会拒绝。

段誉病得严重,耽搁不得,刀白凤为儿子换过衣衫后,便乘上一匹马,由林平之护着,跟随保定帝前往天龙寺。

这天龙寺名为“崇圣寺”,坐落在大理城外点苍山中岳峰之北,背负苍山,面临洱水,极占形胜,寺有三塔,建于唐初,大者高二百余尺,十六级,塔顶有铁铸记云:“大唐贞观尉迟敬德造。”古老相传,天龙寺内有五宝,三塔便为五宝之首。

大理段氏历代祖先做皇帝的,往往避位为僧,都是在这天龙寺中出家,因此天龙寺便是大理皇室的家庙,于全国诸寺之中最是尊荣。每位皇帝出家后,子孙逢他生日,必到寺中朝拜,每朝拜一次,必有奉献装修。寺有三阁、七楼、九殿、百厦,规模宏大,构筑精丽,即是中原如五台、普陀、九华、峨嵋诸处佛门胜地的名山大寺,亦少有其比,只是僻处南疆,其名不显而已。

前往天龙寺的路上,段誉遵从保定帝的指点,镇制体内冲突不休的内息,情况已稍好了一些,然后三人快马加鞭,不多时便已赶到了天龙寺。下马入寺,保定帝便领着林平之与段誉二人前往拜见本因方丈,本因若以俗家辈份来排列的话,乃是保定帝的叔父,是段誉的爷爷辈。

都是自家人,用不着客套,保定帝直接阐明来意,本因闻言,沉吟片刻,便带三人往牟尼堂,请其三位师兄弟共同商量救治段誉之法。

一行四人在两名小和尚的带领下,由左首瑞鹤门而入,经幌天门、清都瑶台、无止境、三元宫、兜率大士院、雨花院、般若台,来到一条长廊之侧。再沿长廊更向西行,便来到几间纯天然原木松树屋前,林平之一看这房子就知道是牟尼堂到了。

本因在外打过招呼后,里面有人出声请入。林平之随在三人身后跨进门去,只见室内有四个和尚。他一眼看去,便就知道,这四人中脸朝外成一列而坐的是本因的三位师兄弟,天龙寺本字辈的其他三位高僧,分别是本观、本相、本参。另一个在东首独坐脸朝里壁的老和尚,便是天龙寺内资格与辈份最老且功力最为高深的枯荣大师。

保定帝知道“牟尼”两字乃是寂静、沉默之意,此处既是牟尼堂,须当说话越少越好,于是简明扼要地将段誉身中邪毒之事说了,最后向四位本字辈高僧道:“祈恳四位大德指点明路!”

本观沉吟半晌,又向段誉打量良久,向其余两僧道:“两位师弟意下若何?”

本参道:“便是稍损内力,也未必便练不成六”他的话还未说完,本观突然打断道:“师弟,请慎言!”

说话间,他若有若无地扫了林平之一眼,本参随之也看了一眼林平之,哪里还不明白,本观是在提醒他,此处有外人在场,不得随便透露寺中之秘。他思虑不周,这时被本观提醒,不免脸上有些不自然之色。

林平之一听本参的话中最后那个“六”字,就知道他要说的是“六脉神剑”,本观突然打断他,显然是在意他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