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回辽东城下(3/4)

是如今虽然大雨随时有可能降下,可是强敌已经离去,唐军可以安心的加固浮桥,一方面方便士兵行走,但是更重要的是为了后续的大量粮草的行进。这些辎重可不同士兵,没有坚固的浮桥,根本不可能到达辽东的。

“行鹰扬郎将,你过来。”待卢照辞等人走后,徐世绩就对卢恪喊道。只见他眉头紧皱,脸色阴沉,显然心中很是不喜。

“大将军。”卢恪缓缓的走了过来,拱手说道。

“心中不服?”徐世绩皱着眉头说道。

“末将不敢。”卢恪生硬的回答道

“不敢那就是不服气了?”徐世绩冷哼道:“真是愚蠢,都说蜀王聪慧,如今看来也不过是如此而已,殿下,你可知道陛下刚才所说的是针对何人的?”

“大将军的意思是说?”卢恪双眼一亮惊讶的望着徐世绩。

“陛下刚才的一番言语如其说是针对大将军或者微臣,实际上却是针对殿下你的。”徐世绩淡淡的说道:“刚才长孙无忌的一番话,实际上久代表着那些文官们的心思。殿下英武,若只是一名将军,那自然是帝国之福,但若是生在帝王之家,当今又有太子在位,那就不是帝国的福气了,尤其是太子的福气。嘿嘿,长孙无忌和太子同气连枝,长孙世家的一切可以说都是压在太子身上,你说长孙无忌会看着殿下再立下功劳吗?他知道凭借殿下的能耐,若是手中的兵马足够多的话,一定能够再立下功劳,所以才会阻止殿下掌握重兵,一万大军和五千大军在攻城战所起的作用可就不一样了。”

“那父皇为什么那么说呢?”卢恪又疑问道。

“那是因为陛下想将殿下培养成为凉王那样的人物,成为宗室柱石。”徐世绩好不掩饰的说道:“殿下,太子之位已经定下来了,而且,臣观这东宫之位陛下是不可能再次更改了,更改东宫太多,就会动摇国本,更何况,太子殿下和前任太子殿下是有着天壤之别,那崔仁师也不是长孙无忌可以比拟的,再看看,陛下让岑大人之女嫁给太子殿下,又让王氏和太子殿下联姻,足够证明陛下的心思。如此一来,殿下的身份也就再难改变了,那就是宗室亲王,而且这位掌握重兵得宗室亲王也只有殿下一个人。所以陛下才会一步一步的培养殿下,而不会将殿下骤然提到高位,这样一来不利于殿下的成长,说实在的,殿下能指挥两千士兵,但是不一定能指挥一万士兵,所以陛下说,事情得一步一步的来。殿下,陛下对你可是很有信心的。只是没有讲出来而已。”

“谢大将军提点。只是不知道小王日后该如何去做?”卢恪心中一亮,不由的接着问道。

“主动出击。”徐世绩笑呵呵的说道:“其实五千人可以做到很多事情,五千人不多也不少,正好可以深入敌境,寻找机会歼灭敌人有生力量,破坏敌人的粮道等等,这些都是殿下可以做的。呵呵,其实殿下的用兵之权不在我等,而是在陛下手中。殿下,尽管放心,陛下不久之后肯定会下到圣旨的,就算有人反对也是没有办法的。”

“多谢大将军指点。”卢恪心中更是高兴了。说实在的,若是将自己的五千人浪费在攻城上,卢恪还是相当惋惜的,攻城不同于野战,野战过程中,五千人也许能发挥万人,甚至能起到做到压死骆驼最后一根稻草的作用。可是攻城战就不一样,五千人根本就起不到什么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攻城在计策之外,就是用人命堆出来的,野战就不一样,计策之外,就是士兵素质和将军指挥才能的比拼,卢恪很喜欢这一种。

“还有一件事情,殿下若是可以的话,就将那个王庆浑人带在身边。这种人或是一名憨货,或者就是一个福将一名,殿下带在身边或有好处。”徐世绩嘴巴张了张,扫了扫周围的众人小心翼翼的说道。

“老师说的恐怕是长孙无忌吧”卢恪冷笑道:“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