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零七章 蔡姐的花园(2/3)

胸脯说没问题的,虽然看起来好像很豪爽,其实都不靠谱,甚至说难听点就是敷衍而已!要真正帮上忙的,反而是王蔻兰这样的!“没事儿,我就是来跟姐姐说一声,回头我还要去搞定天京感光和辽远胶片,之后有了中央的批文什么的才能正式合并。这个事儿想急也急不来……”

说到了这里,正事儿谈完了,贾鸿渐也不可能立刻走人,那面子上也太难看了,他跟罗老爷子和王蔻兰又一阵闲聊,聊着聊着就聊到了这1000万的钱要怎么花的问题。按照王蔻兰和罗老爷子本来的想法,这些钱都是罗莉礀赚得,他们当然要帮小萝莉存起来,但是这样一来存的也太多了吧?于是贾鸿渐就建议他们为了小萝莉的成长,可以稍微花一点,比如买个好点大点的房子什么的,挂在小萝莉的名下……

贾鸿渐本来这是好心,不过刚说到了这里,就看着王蔻兰若有所思的样子,好像真是听进去了,不过王蔻兰随即问出来了这样的问题:“对了,鸿渐,我听说徐佳汇路那边有一个叫什么天天花园的好像正在买房子,还是期房,好像很多人买,还挺贵的,伱觉得那边的房子怎么样?”

天天花园这个事儿贾鸿渐倒是真的有印象,“天天花园,没记错的话应该是天天酒楼的老板弄的房盘……”贾鸿渐说道,刚说到了这里,罗老爷子倒是惊讶了,“天天酒楼?就是那个以前我们去吃过的饭店附近的那家?天天排队排的比我们去的那家还多的?”

“恩,就是那家。”贾鸿渐点了点头。这个天天酒楼在8090年代的上沪可是非常出名的,听说好像是87还是88年的时候,一个叫蔡姐的女工人自筹资金在红口区开了一个小饭店,用的是私房的两层小楼,名字就叫天天酒楼。她当时做的是上沪人挺喜欢吃的三黄鸡,这三黄鸡据说是朱元璋钦赐的名字,说的就是这鸡有三黄羽毛黄、爪黄、喙黄,这三黄鸡的肉质鲜美细嫩,所以上沪非常爱吃。

蔡姐做了三黄鸡的时候,非常有良心,所以她家酒楼的三黄鸡便宜好吃,一下子就在红口区火了起来。一年内这姐们儿就成了万元户!当时她爱人还在国有工厂里上班,于是蔡姐就鼓动了爱人,两个人一起打理夫妻店。

两三年之后,这酒楼可以说是在上沪小有名气了,价格非常亲民,同时味道又好质量还很不错,这不火都没理由!不过这蔡姐倒是个非常有想法的人,据说她把酒楼交给了丈夫掌管,自己却开始琢磨下一步发展的新领域。后来经常跑到岭南进食材的蔡姐听说港港那边在流行什么“海马毛”的纤维,她立马就觉得上沪的女人绝对会追逐这种流行港港流行看亚洲,上沪流行看港港,全国流行看上沪!

于是这蔡姐就大批的批发了海马毛到上沪来,结果一下子还真火了!据说当时的进价是一斤20,结果蔡姐找了上沪当地的纺织厂和印染厂印染了之后,再卖出去那就是100一斤!所以两三年之内,蔡姐就一下成为了中国的海马毛大姐头!她的海马毛一下子销售到了全国各地,两三年之内就给她带来了2000多万元的收入!…,

有了2000多万怎么办呢?蔡姐经常跑到岭南,听说港港那边在炒楼抄的很厉害,于是她也准备做房地产生意。据说当时蔡姐的老同学有个正好实在芦湾区当副区长,于是蔡姐塞给了老同学6万,舀到了徐佳汇路一个7000米左右面积的地皮。结果事后么……老同学为了这六万被判刑15年,不过蔡姐觉得这跟她没关系……

不过呢,再有了盖房的资格之后,蔡姐组建了房产公司准备盖上沪最高档的公寓楼,可是唯一的一个问题是,她的那个房产公司里面没一个懂房地产的,全都是她的各种亲戚朋友……

这蔡姐呢,做饭是有一套的,眼光也是有的,不过最大的问题是,这姐们儿连公司里面最基本的财务报表都看不懂,说句不好听的,如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