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六三章 敲打与变化(2/3)

来的意思。所以他觉得有必要重新熟悉一下国内的环境了,毕竟他十几年来一年到头有起码一半的时间不再国内,很多时候国内形势变了他都不一定能够及时发现啊!

这一了解还真了不少!首先来说这全国90%的手机厂商如今都利润大减甚至亏了不少!为什么?因为本来这么一个年头国产手机的竞争就已经太激烈了,而在另外一个方面,这华夏高科也发布了自己的一个手机订制。这华夏高科的方案现在进一步的简化,可以说小作坊只要跟华夏高科这边一下单,然后一段时间之后他们制定的功能什么的直接就变成了做半成品手机发给他们了,到时候他们只要配上塑料键盘以及外壳和电池,那就直接能用了!所以这么一个情况下,华夏高科那是代替了历史上的联发科赚了大笔大笔的钱,而其他的没什么技术含量的手机厂商则是被各种山寨厂商给挤压的销量进一步的减少!特别是那种以前卖给“村长夫人”的那种品味土爆了的手机,现在完全已经被各种山寨机给代替了!缺少了四线三线市场,国产手机厂商在一线二线大城市里面又赚不到太多的钱,这可不是不停的要么?

怪不得在这么一个时空中之前几年还混的挺的手机部门并没有按照历史上一样的去,现在看来那是被华夏高科引起的山寨潮弄的手机日子也不好过了!而在欧洲的路这又被汤姆逊拖累。汤姆逊一年亏个五六亿人民币的,加上这电视在美国市场上还遭遇了特别反倾销税,最后基本上只能靠着在东南亚销售电视赚钱啊!可不是有点力量不足了么?

而在另外一方面,贾鸿渐发现国内的家电、机电业发生的另一个重大行业变局是,出现了而强势的卖场渠道商,最具代表性的是黄光裕创办的国美和张近东创办的苏宁。黄光裕从17岁起离开家乡,北上创业。1987年,他在首都珠市口开出一家面积不足100平方米的电器店,靠薄利多销的经营,到1993年渐渐在京城闯出了一点儿小名气。1999年。黄光裕全国连锁。他坚持开店面积不得小于1000平方米,并以轰炸式的和坚决的低价迅速占领了市场。几乎当国美在北方大获的同时,南津的张近东也放弃了原来的批发业务专攻连锁零售,苏宁在长江以南快速扩张。

随着国美和苏宁的崛起。家电业“渠道为王”的年代到来了。制造商的“喉管”被牢牢地卡住。它们的市场权彻底丧失,利润空间越来越小。2004年7月,国美电器和苏宁电器分别在港港和深港上市。在2004年的胡润“中国百富榜”上,黄光裕以105亿元资产晋级“中国首富”。随着国美、苏宁的做大,中国家电产业大舞台的主角开始更迭。现在,这黄光裕正在谈并购上沪的另一家连锁家电公司永乐。黄光裕他说他的目的就是,“我要能够控制家电业的零售价。”此言一出,制造业领袖们全部噤声。多年价格战的相互残杀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宿命。

其实很多家电厂商在03年就发现不对了,正是在这样的下他们才纷纷,披甲远征欧洲或者美国。当然了,也有国内市场渐渐饱和的原因,但是其战略目的十分清晰,那就是从“中国红海”,或者说“中国苦海”中摆脱出来,把规模和优势向外输出,通过收购的方式达到两大效果,一是实现品牌上的联盟,二是直接切人欧美的主流销售渠道。这看上去是当时唯一可的积极战略,当时企业圈子里面流行的话说,“全球化这条路一定要走,今天不走,明天也要走。”

而在这么一个时候,也就是长宏日子还比较好过,因为当年的长宏在华夏高科贾鸿渐的指点之下,从95年开始就已经开始自建渠道,3年里面就已经建立了全国超过一万个直营店了,到了现在更是全国超过两万个直营店!可是日子好过,那赵勇也往外创。虽然贾鸿渐带着他们已经提前去了欧洲了,可是看着别家还在冲美国,这赵勇就觉得不赶紧跟上就赶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