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不言,下自成蹊。(2/3)

部作品写的更称心如意得心应手些。



就这本书里的这个故事而言。

我喜欢里面的一个小丫头,楚楚,楚楚动人的楚楚。

我喜欢女人,但是有时候我不知道该如何描写女人。

我试着接触她们,想着打开她们的心扉。

可是就像一个女人喜欢香蕉,我掏出了所有积蓄送给了她一车苹果。

她还是不会感动。

本来我想用欢快的语调描述这个故事里的男男女女。

可是此刻动笔时才发现,我不擅长写他们快乐的一面——他们还有另一面,痛苦的一面。

谁都有。



写罪欲的时候,多半是在网吧,放肆的吸烟,听着旁边的男女或高喊,或沉默。

也就是在网吧,我认识了现在的领导,尽管中间隔着很远的距离。

那个时候,我不止一次与小五说过心里憋的慌,因为压抑,苦闷,惆怅,记得那时候经常通夜的听一首歌《当我想你的时候》,汪峰的。

小五安慰我说,写吧,写自己所想。

当时开头写了三个还是四个版本。

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了过来。

我不知道该怎么夸这本书,也没什么好夸的,用作品说话吧,用一年甚至更久的时间看我如何把这段故事演绎成一段传奇。

至少,我依旧在写。

至少,我依旧在写……我自己想写的。



昨晚失眠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看了那么多书,为什么所有的故事里都要流血,都要有人死亡。

我现在发现,因为这种事永远避免不了。

不管是现实还是故事里。

这种事,不能停止,但是是不是可以阻止?

只是需要牺牲。

隐藏自己的愤怒,容忍别人的过失,忘记别人对自己的伤害,培养自己对别人的爱心——这些从某种程度上讲,都是一种牺牲。

因为要牺牲任何事都很容易,要牺牲自己却是非常困难。

所以暴力与血腥永远不会消失。

但是,我相信这个世上有那种愿意牺牲自我的人。

可是却很少有人将心比心。

比如,书里的一句台词,我的担心在你的眼里就成了牵绊。



每个人都是会变的,随着环境和年龄而改变,不但坚持,思想、情感会变,甚至连容貌、形态、身材都会变。

这是必然。

作者也是人,作者也会变,所以作者写出来的作品当然更会变。

每一位作者在他漫长艰苦的写作过程中,都会在几段时期中有显著的改变。

有成长,也有停滞不前的时候,更有甚者还会退步。

在我看来,不管是成长,还是退步,都意味着改变。

很多作者早期的作品一半都伴随着想象力和创造力,可是一旦等到他的思想渐渐缜密成熟,下笔反而会愈加小心慎重,这样,当初的那股冲劲和幻想估计也慢慢消失了。

这恐怕是所有作者的通病,也是作者们最大的悲哀之一。

而且,每一个作者只要活着就一定要创作,否则就会消失。

有时候,无声无息的消失反倒就不如轰轰烈烈的毁灭。

十一

社会正在趋于复杂现实化,因此受到了各种各样的约束。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过去的日子就是好日子。

所以我在罪欲里自己勾勒一个时代。

这本书,我的打算是写一种很痛快的时代——这里有快意恩仇,有敢爱敢恨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